家中寶貝在幼兒園門口哭著和爸爸、媽媽揮手說再見的畫面似乎還歷歷在目,這個八月他們將背著那偌大的書包進入小學校園中,成為小一新鮮人。家長們內心感到欣慰的同時,肯定也掛著幾分擔憂和放心不下。
因此教務處在六月便開始規劃一系列幼小銜接系列活動,並進一步把握八、九月孩子入小學的黃金時刻,漸進式的讓小一新鮮人們可以在一步步的鋪陳中,藉由活動及課程的引導,協助孩子做好適應小學生活的準備,順利接軌小學新生活,放心且勇敢的面對小學生活即將迎來的各種挑戰。
活動一:《小一新生初體驗》校園環境初體驗,增加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憧憬
在六月鳳凰花開,學校即將送走六年級畢業生之際,校園此時也出現了一群準小一新生的身影,孩子們會在此刻透過學校老師的大手,引領著他們漫步在校園之中,慢慢熟悉小學校園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藉由這個小一初體驗的活動,將開啟孩子們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園開始產生憧憬。
活動二:《小一先修》新班級的人、事、物,增添孩子對小學生活的熟悉
小一和幼兒園最大的差異就是上課時間及學習內容的改變。
小學階段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時間較長,學習活動強度較高,時間也較密集,及早讓孩子們適應新的作息是進小一的首要任務。
教務處在八月便規畫了長達兩週的小一新生先修課程,提供孩子在開學前搶先體驗身為小一新鮮人的作息及學校課程,幫助小一孩子們於開學時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小學生活,建立新的規律。
活動三:《大手拉小手》學長姐的引導,鼓舞我,讓孩子更加勇敢面對挑戰
進入小學後,孩子平均在校時間長達九個小時,分離焦慮和對陌生環境的適應是他們必經的課題,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股來自校園的正向力量,給予小一孩子們「支持」與「關懷」,教學組從開學第一週起,便啟動一年級與四年級的異齡學習活動—大手拉小手,讓四年級學長姐成為小一新鮮人在校園中的這股正向支持力量。
大手拉小手異齡學習活動將維持一個月,學長姐及學弟妹會從相見歡開始建立彼此間的關係與信任,並進一步藉由教導學弟妹整理座位、陪伴學弟妹共讀及認識校園,引領學弟妹們認識即將陪伴自己六年的學習環境。
康橋就像一個安全又溫暖的城堡,我們期望小一孩子們在這個充滿愛的堡壘中,可以擁有如同在家中那樣舒服且自在的氛圍;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幼小銜接活動,可以讓小一新鮮人不僅可以熟悉康橋,更能愛上康橋。
孩子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無論是學習環境或是生活作息都大不相同,對於孩子們無疑是個巨大轉變。透過暑期小一先修班,學校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讓康橋寶貝們無縫接軌,提早適應小學生活。藉由有趣的情境引導與課程,讓孩子對於未來的各個學科充滿好奇,也從規律的學習生活中,養成進入小學生活必備之關鍵能力。
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
小一新生對於不熟悉的環境相當沒有安全感,而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氛圍是讓孩子愛上小學生活必要的策略之一,老師們須給予他們像家人般溫暖的感受,讓新生迅速融入小學這個大家庭。基於此基礎之上,康橋小一老師們在開學前便展開一系列迎新準備活動,包含學習情境的布置、新生用品的準備、迎新標語的張貼……等,為的就是要在小一先修這兩週,讓所有孩子們留下溫馨美好的學習體驗。
養成規律的學習習慣
小一先修班的訓練目的,是要能啟動孩子的自信心,並協助孩子養成規律的學習習慣,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在這兩週,老師帶著孩子們認識校園,熟悉未來六年的學習環境。調整孩子生活作息、教導如廁練習、訓練整理收納文具、指導用餐禮儀,以培養獨立自主能力。也透過與孩子們一同討論班級規矩,使其遵守上課秩序、瞭解生活規範以及同儕間溝通之禮貌。最重要的就是奠定他們的基本學習態度與生活自理能力,用鼓勵與引導的方式帶著孩子學會對與錯,讓他們能一步步適應小學生活。
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為了讓孩子對於未來進入小學後的學習活動充滿期待,康橋老師們在小一先修時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課程,孩子們在實作與操作中,學習如何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問題解決能力、人際互動溝通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及自信心。我們從早自習開始排入活動課程,例如:教室共讀、繪本故事分享、著色技巧培養,讓孩子們進入校園就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除此之外,導師也在注音、數學、體能課堂活動中融合操作、發表、遊戲等等內容,避免長時間靜態學習,讓孩子能樂於參與課堂活動,並在歡笑聲中下愉快學習,啟發孩子主動探索的動機及自己想要找答案的積極度,讓孩子面對小學生活與學習都覺得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