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TWISC@NSYSU)

§摘要§

      第5代行動通訊(5G)及其演化(Beyond 5G,B5G)技術在通訊上具有超高頻寬與極低延遲的特性,也針對與物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應用,提出新型態的通訊方式、計算模型以及網路模型等,可支援更多開創性的應用。然而在未來的智慧5G/B5G的發展中,隨著各類智慧化終端裝置與邊緣計算裝置的數量大幅度的增加,異質性網路透過5G/B5G整合,使得資料分享的方式更為多元,以及因應應用而產生的計算需求也更為多樣化之下,產生了更多的資訊安全威脅以及防護的需求。因此,本中心主要針對下一代5G/B5G的安全智慧通訊與計算技術進行研究與雛型系統的開發。 

§主軸§

      國立中山大學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TWISC@NSYSU)成立於2018年7月,本中心主任為范俊逸特聘教授,參與本中心相關研究之教授及碩博士研究生來自北中南各學校,其中包含國立屏東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義守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臺灣警察專科學校,除此之外,同時聘請博士後研究員、專任助理等,主要為協助研究開發、技術推廣及產學合作等中心相關任務。

      本中心主要針對下一代安全智慧通訊與計算技術進行研究開發,隨著科技城市發展,網路通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一般用戶或是國家基礎設施,都需要透過通訊系統進行連接,而在其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區塊,小至個人資料保護,大至國家機密資訊的保密。本中心參考國際主流通訊標準,如GSMA、3GPP或ITU-R,針對現階段的5G進行安全機制的研究與開發,同時也參考國際趨勢加入後5G (Beyond 5G, B5G)安全的研究。本中心在下一代安全通訊系統中,針對系統安全、硬體安全、資料安全及網路安全進行研究。其中研究範圍分為兩大類別:智慧計算安全(Intelligent Computation Security)及智慧通訊安全(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Security)。在智慧計算安全上,目前聚焦在行動邊緣運算安全雲端安全運算系統之屬性加密謂詞加密等功能式加密及硬體安全等。在智慧通訊安全上,目前聚焦在超密集網路的即時換手機制核心網路虛擬化之安全防護通訊基礎設施(基地台)攻擊實現與安全威脅分析及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