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拔尖
每級抽取數學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拔尖。
拔尖方向主要讓同學接觸一些初中課題的HKDSE類型題目。
對數學有興趣及能力的同學修讀增潤課程。
設立分層功課及測驗,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需要。
選取有興趣及能力的同學參加數學比賽。
初中保底
數學能力較弱的同學,只須要完成基礎課程。
設立分層功課及測驗,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需要。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照顧不同學習類型的同學需要。
高中拔尖
每級抽取數學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拔尖。
拔尖方向讓同學提早完成HKDSE課程,並按每位同學的目標及能力進行應考HKDSE訓練。
設立分層功課及測驗,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需要。
高中保底
數學能力較弱的同學,只須要完成基礎課程。
設立分層功課及測驗,照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需要。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照顧不同學習類型的同學需要。
按每位同學的目標及能力進行應考HKDSE訓練。
在持續評估中加入自學能力的評分。
在電子學習平台放不同類型的學習教材,鼓勵同學課餘自學或進行預習。
老師拍攝教學影片,推行『翻轉課堂』學習模式。
為同學購買堂課簿,培養同學寫筆記的習慣。
與其他科目合作推行STEM專題研習。
以生活化及解難為本設計各級的專題習作。
製作數學閱讀篇章,內容包括數學歷史、生活與數學、趣味學數等。
訂購數學雜誌及書籍,推廣閱讀。
推廣數學及邏輯桌上遊戲。
在數學壁報張貼與數學及邏輯相關的挑戰題目,讓全校同學參與。
推廣趣味數學活動包括:過四關、T字板、合24、計算機之王、PI記憶王、數學家知幾多、生活與統計等。
數學老師編寫閱讀主題,給同學閱讀與數學相關的篇章及影片,擴闊同學視野。
同學在午膳時間體驗不同的桌面遊戲。
以生活數學、數學與美學、數學遊戲等為活動的方向,在下學期推行STEM教育活動週。
獎勵數學成績好或積極投入課堂的同學。
安排各初中級參與全級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