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人事物| 2019.09

【New! 校史新展船來了】

馬水龍的音樂教室:乘著船兒的樂聲

輕推展場原創的互動紙船,音樂就這樣流洩出來…那是來自北藝創校關鍵音樂教師─馬水龍的故事!

文/校發組 大老虎

馬水龍老師身為知名音樂家,成就卓越,但他在音樂教育上更是責無旁貸,從國外學成回來便擔任教職,之後加入國立藝術學院的籌備,創立音樂系,為臺灣音樂界教育無數優秀人才。當時臺灣的音樂教育全盤西化,馬老師有感於此,始終強調吸取西方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自身文化根源,這份理念深深體現於他的音樂創作上、乃至於教育的方針裡。

此次的校史特展,特別設計小型互動式音樂播放裝置,輕輕推動船隻,便會播放曲目。邀請大家一起來聆聽馬老師的作品,這些作品都蘊含了馬老師的臺灣音樂界的盼望!

唱校歌─兩位校長共譜的期許

「美哉關渡、鍾靈毓秀,莘莘學子,如切如磋…」

1986年,由馬水龍老師作曲、首任校長鮑幼玉先生填詞的國立藝術學院校歌誕生。馬老師自1981年受鮑幼玉先生邀請,擔任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音樂學系規劃人,之後接下系主任,又接任校長之位,於教育崗位上勤懇不懈。

馬老師為音樂學系提出「立足傳統、放眼世界」的課程與目標,強調「中西並重」,希望學生認識自己的傳統樂器與音樂文化內涵,也要有廣闊的視野與思想。就如同校歌所蘊含的期盼,學子們要在學業上精益求精,更要有溫柔大度的胸懷,最後「依於仁、遊於藝」,在藝術領域中遨遊。

國立藝術學院 校歌

美哉關渡,鍾靈毓秀,

莘莘學子,如切如琢;

美哉關渡,鍾靈毓秀,

莘莘學子,敦厚溫柔;

至於道,據於德,

依於仁,游於藝,

謙謙君子,任重道遠。

1991.08.01

院長交接典禮

鮑幼玉先生與馬水龍老師於建設中的關渡校園合影。

學鋼琴─用小時候就愛唱的歌

「天黑黑、欲落雨…」「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這些琅琅上口的民歌,有聽過用鋼琴演奏的版本嗎?

馬老師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從1980年出版的《三十二首中國民歌鋼琴小品集》中可見一斑,不僅是針對已有程度的音樂系學生,更希望從基礎起步。同時,從選曲也可看出馬老師的考量,鑒於過往的音樂教育皆以西方音樂為學習範本,反而失去了文化根本,他將一些著名的民歌,如〈紫竹調〉、〈茉莉花〉、〈天黑黑〉、〈西北雨直直落〉等,編為鋼琴曲集結成冊。32首不同風格、漸進難度的鋼琴曲,成為許多學琴者的啟蒙。

(感謝馬老師的夫人許子珍女士演奏鋼琴曲)

協奏曲─主角可以是東方樂器

1981年完成的《梆笛協奏曲》是馬老師流傳最廣的作品,其導奏為1980到1990年代,中國廣播公司的整點報時音樂,透過廣播,這首作品成為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馬老師說:「藝術的價值在於它藉著形式表達出內涵而不侷限於形式。」如何吸收西洋樂器的優點加以調合、又展現傳統樂器的特色,這是馬老師創作生涯中永遠的課題。在1970年代,臺灣藝文界因社會變動與國際處境的改變,從原先的西化轉而關注民族根源、重視傳統文化,許多音樂家將民歌、傳統戲曲融入自身作品。

馬老師的《梆笛協奏曲》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作品揉合中西技法,以梆笛主奏,管絃樂團協奏,展現傳統樂器的特點。同時,不過於艱澀的旋律語法,讓更多人體會與瞭解音樂,進而推廣音樂環境。

中國民歌鋼琴小品集

特別選出〈茉莉花〉、〈西北雨直直落〉與〈小河淌水〉,按順序聆聽,可感受歌曲的難度不同。


圖書館有樂譜~快來翻翻!

  • 索書號:M1378 M3 C3
  • 館藏地:6樓書庫

梆笛協奏曲

梆笛協奏曲節選自「樂典01 ─ 馬水龍」,由簡文彬指揮、劉貞伶吹奏梆笛、國家交響樂團演奏。


圖書館有樂譜有CD喔!

  • 樂譜索書號:M1020 M67
  • 樂譜館藏地:6樓書庫
  • CD條碼登錄號:AL016309
  • CD館藏地:4樓多媒體視聽區

看特展-馬老師的音樂教室在七樓

特展地點:圖書館七樓校史室音樂學院區域

特展時間:即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

雨港子弟

創作者:張晏慈

年代:2019

媒材:厚紙板、批土、木板、壓克力、LED燈、電子材料

說明:馬水龍老師出生於基隆漁港,而基隆氣候多雨,有著另一個別稱—「雨港」。故鄉的文化與風情影響馬老師的創作極大,因此裝置「雨港子弟」以這樣的故事背景作為主題,紙船同時象徵兒時過往與港口船隻。當觀眾搖動紙船時,會播放馬老師的音樂作品,也象徵著人生航行的旅途中,馬老師一直與音樂相伴。希望藉由此裝置融合馬老師的故事與音樂,以新的樣態呈現。


校史人事物

北藝大「校史發展組」專欄。校發組2014年8月1日於圖書館成立, 除積極徵集並數位化校史文物外,持續紀錄書寫校史。

每次講講以前的北藝人、北藝事、北藝物,你想知道關於北藝大的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