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scinol from Monascus pilosus-fermented rice exhibits hypolipidemic effects by regulating cholesterol and lipid metabolism
一、研究背景
高血脂症是現代人常見的代謝疾病,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紅麴菌發酵產物紅麴米因含有膽固醇抑制劑 monacolin K (MK) 而被廣泛研究,但 MK 與他汀類藥物一樣有致命性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因此,開發 MK 以外的功能性成分至關重要。
近年來,從紅麴菌 Monascus pilosus 中分離出新型黃色素 Monascinol (Msol),其結構類似於另一種紅麴菌黃色素 Monascin (MS),並展現出調節血脂的潛力。本研究以高脂高膽固醇飲食誘導高脂血症倉鼠模型,探討 Msol 的降血脂功效及其機制,並與 MS 進行比較。
二、主要發現
成分分析: 實驗所用紅麴米中 MS 含量為 6 mg/g,Msol 含量為 3 mg/g。
體重及脂肪重量: 高脂高膽固醇飲食組 (HFC) 脂肪重量顯著增加,紅麴米及 Msol、MS 皆能降低脂肪重量及肝臟重量。
血脂含量: 紅麴米及 Msol、MS 皆能有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 (TC) 和三酸甘油酯 (TG) 水平,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
肝臟及糞便脂質含量: 高劑量紅麴米 (R-2X) 和 MS 能顯著降低肝臟 TC 和 TG 積累,而 Msol 僅能降低肝臟 TG 含量。Msol 是唯一能顯著增加糞便 TG 排泄的物質,而高劑量紅麴米和 MS 則能促進糞便 TC 和膽汁酸 (BA) 排泄。
肝腎功能指標: Msol 在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方面效果最顯著,顯示其具有預防痛風發生的潛力。所有測試物質均顯著降低肝腎功能指標 AST、ALT、ALP、BUN 和肌酐水平。
肝臟組織學分析: H&E 染色顯示,HFC 組肝臟出現大量脂質空泡,而紅麴米及 Msol、MS 組肝臟脂質空泡數量顯著減少。
肝臟炎症和抗氧化酶活性: HFC 組肝臟促炎因子 TNF-α 和 COX-2 表達量顯著升高,而紅麴米及 Msol、MS 能有效降低其表達。高劑量紅麴米能顯著提高肝臟抗氧化酶 SOD、CAT、GRd 和 GPx 的活性。
主動脈斑塊和肝臟脂質相關因子表達: HFC 組心臟主動脈脂質積累顯著增加,而所有測試物質均能有效降低脂質積累。紅麴米和 Msol 能顯著提高 p-AMPK 的表達,並抑制 SREBP1/p-ACC/FASN 途徑,從而減少脂肪酸合成。Msol 和 MS 能增加 LDLR 和 Apo A1 的表達,並降低 Apo B 的表達,進而調節血清 LDL-C 和 HDL-C 濃度。高劑量紅麴米和 Msol 能顯著提高 CYP7A1 的表達,促進 BA 合成,降低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積累。
三、結論
本研究首次報導 Monascus pilosus SWM-008 菌株同時產生 Msol 和 MS,且不產生 MK 和桔黴素,安全性高。
Msol 是一種具有降血脂潛力的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
Msol 可通過多種機制調節血脂,包括:
促進糞便膽汁酸排泄
抑制肝臟脂肪酸合成
降低血清 LDL-C 濃度
提高血清 HDL-C 濃度
Msol 的降血脂效果優於 MS,可能是由於其結構中含有更多羥基,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
四、未來研究方向
進一步研究 Msol 的作用機制和最佳使用劑量。
開發以 Msol 為主要功能成分的降血脂保健食品。
探討 Msol 對其他代謝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五、本簡報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