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儀企業有限公司為鼓勵國內大專院校學生投入娛樂與技術兼具之無人車系統設計與實作,並傳承教育部產業人才培育之精神,特別贊助無人車競速賽。
今年(2019)的賽道規劃中,關於新增關卡與規則,請參考競賽規則的詳細說明。
祥儀企業有限公司為鼓勵國內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學生投入無人車系統之設計與技術實作,並傳承教育部產業人才培育之精神,特別贊助無人車競速賽活動。
現今無人車正值逢勃發展的時程,在全球各地對於無人車這個產業抱有一定的期待,因此想藉由無人車這項比賽,來帶動學生們在這方向由簡入繁的了解無人車的技術應用,並藉由比賽過程可以互相觀摩了解,也可成為參賽學生們互相交流實作技術的平台。
本競賽主要考驗參賽選手應用視覺感測之方式為主,除了達成在規定的賽道中無人駕駛的功能外,也會在速度上彼此競爭。參賽選手須以視覺感測器辨識賽道,使車子能順利走完賽道。因無人車在道路上行走時不應只考慮自身,所以在賽道中會增加一些障礙物與關卡來考驗參賽學生對這些障礙物與關卡的識別與應對能力。
無人車競速賽技術考驗時程規劃:第一年:道路識別與運行,第二年:避障能力與色塊+運行,第三年:雙線道障礙避車+運行+避障,第四年起:功能性路標識別+雙線+運行+避障。
參賽選手限定僅以視覺感測之方式來運行無人車。不限定以何種控制平台來進行程式設計,不過須符合車體規定大小之四輪輪型載具。比賽以競速方式決定優勝者,以完賽之時間排名成績秒數最短者獲勝。
一、賽制說明:
二、競賽器材說明:
三、場地及賽道:
四、出賽規則:
五、比賽規則及相關規範:
比賽過程中,由比賽現場主裁判根據規則對於無人賽車是否衝出跑道進行裁定。無人賽車任一輪衝出跑道時,由裁判指示選手取出競賽車輛(進入競賽場域黑色區塊均需脫鞋),且此次機會視為失敗,需立即在起跑區準備,聽從裁判指示進行下一輪比賽。
比賽過程中出現下面的情況,算作該次機會(3次機會中的一次)失敗。
比賽過程中如果出現有如下一種情況,判為比賽失敗,如被裁判判定比賽失敗,則不計完賽成績:
六、檢錄規範:
七、參賽禁止項目:
一、場地
競賽場地範例
如果參賽車輛裁判從外觀看不出車輪位置,則以外型判定出界標準。
二、賽道說明
賽道起點與終點中間白底黑線區塊為準備/抵達區(長度為 100 公分)。
賽道由兩邊白線組成,白線寬50±5 mm,賽道黑色寬度500±10 mm。(部分賽道可能會出現縮減或拓寬等變化)
彎道由若干段圓弧組成,半徑範圍 S 在50 cm以上。※S為賽道中線距離
賽道可能會有連續彎道,最小彎道為30度
賽道可能會設置有不同色邊線之分叉路,需經判斷行駛正確道路
賽道可能會由各式彎道與執行組成的交叉路、迴轉道或不同色塊之路線組成
賽道可能會有連續坡道及隧道,坡道最大角度不超過40度,斜坡由黑底白線組成(同平面賽道);隧道高度大於30公分。
一、平交道之障礙物:
A. 於賽道中新增設平交道關卡路段,賽車經過感測器時會觸發平交道閘門遮蔽整路段,10秒後平交道閘門開啟, 賽車須停止運行直至平交道閘門開啟後方可繼續運行;感測器至遮蔽障礙物距離為1公尺(100cm) 。
B. 賽道於關卡路段會設置平交道標示(如圖1),障礙物為實體立體道具。 。
二、減速路段:
A. 賽道某路段會設置長度2公尺之限速路段,會於關卡前設置減速標誌,車輛需辨識此標誌逕行減速動作。(減速標誌於2公尺起始端)
B. 賽車經過此路段時需耗時超過7秒,如未於規定內完成此關卡則逞罰完賽時間增加60秒。
減速標誌設置高度與樣式示意圖,實際落差依比賽現場為主,高低落差不超過10%。
關於「平交道」以及「減速」標誌牌與賽道間的相對位置,以俯視圖表示。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工程學院、推廣教育中心。
協辦單位:祥儀企業、IEEE Education Society, Taipei Section。
承辦單位信箱:suhu@mail.l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