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希賢

姓 名:葉希賢

畢業屆別:第三屆(94年畢業)

學 歷: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傑出事蹟:2015年甄選錄取中華航空公司機師

CLEARED FOR TAKE-OFF

(本文刊登於清揚期刊第22期)

民航飛行員,又稱機師,在許多人眼中是個相當神秘且充滿了夢幻色彩的職業,有些人認為機師是高富帥的人生勝利組,有的人則認為機師不過是昂貴的故障防止裝置,這次我有幸進入航空公司擔任培訓機師,來為學弟妹們揭開部分航空業的神秘面紗,也提供有志者努力的方向。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光德國中第三屆畢業,經歷過班導翁家宏老師及楊雅全老師及其他諸位師長的教誨,後經歷台中一中及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當我在煩惱畢業後出社會的工作時,華航前來學校舉辦機師招募座談,成為我投身航空業的契機。

培訓機師的考試分為七大項目,英文能力檢定、筆試、手眼協調儀器測驗、英文面試、中文面試、民航甲種體檢及主管綜合評量面試,我在服役將屆期滿之時投遞,前後總共經歷一年半才錄取,相當費時。

機師一向給人光鮮亮麗的印象,但俗話說的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意氣風發的背後是極大的風險和極嚴厲的規定和訓練。不同於一般想像,民航機師所遭遇最大的風險不是墜機(飛機失事率乃所有交通工具最低),而是體能檢定不過,甲種民航體檢因其嚴格僅次於戰鬥機飛行員故在台灣素有”太空人體檢”之稱,機師每年一檢,不過立即停飛,除此之外,不同於普通行業每年度行績效考核,機師每半年就必須要接受一次全面技術考核,不過立即停飛,機師也不是按國定假日休假而是排休,長程線航班的機師還必須面對經常性的時差疲勞問題,種種如此皆是機師不常為人知的辛勞。

有人或許會問,當機師這麼操為什麼還要飛?這個問題是每個培訓機師被問到次數數不清的問題,飛行,如同其他令人成癮的物品,一旦飛上天看過從上空俯視地上的景色,體驗過一望無際的晴空,恐怕就很難再安穩於地面了。教官都說”學飛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走路都不看路”。就我的感覺,成為培訓機師與一般工作最大的差別,在”熱情”。沒有人是不得不來當機師的,大家都對飛行抱有無比的熱情,同學當中沒有最認真只有更認真; 在這裡大家抱怨的不是星期一要上班上課,而是星期一怎麼沒有排飛,這個星期怎麼休這麼多天(兩天)等等。

學校在地面上上的課包括航空法規(澳洲版)、空氣動力學、飛行基礎機械、飛機性能、航空氣象學、導航學、人為因素研究; 開始飛之後要背飛行檢查表、航空無線電學、飛機操作手冊、學校操作程序手冊和機場滑行道配置等等; 結束了基本的飛行技巧之後是中短程導航課,教官會在前一天告知明天要經過的中繼點(waypoint),回去就必須規劃出一條途經這些點的航線,在隔天早起取得天氣資料後規畫出完整的載重平衡及燃油時間計畫表,在途中教官會隨機要求前往其他地方,或者叫我們閉上眼他控制飛機亂飛一通然後執行迷航程序,於是我們就必須立即邊開飛機邊看地圖邊找現在位置然後重新規劃前往下一地點的航行時間方位及燃油要求。之後還有長程導航、儀器導航、單人導航及夜間導航,訓練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樂趣及成就感無窮。

我的受訓基地在南澳的阿德雷德市,在這裡費時一年接受單/雙引擎螺旋槳小飛機訓練並且取得商用飛行執照(CPL&MECIR),之後返國於總公司接受一年半噴射機模擬機及航路訓練取得機型認證(TR)後即成為合格的民航副機師。

”紀律”是民航的基礎,民航機從機師上機到下機,隨時都被規定束縛著,做任何事都得要管制中心的許可,都有相應的標準程序要遵守,走的路線都是預先計畫好,學弟妹如果有志於此,那麼在現階段就可以開始培養照著規定來(play by the rule)的習慣,同時磨練自己的外語能力,我期待往後能與各位學弟妹在藍天相見。

註:標題之意為”准許起飛”,是標準航空語彙,因歷史上發生過飛行員誤解語意逕行起飛而導致的慘重空難,因此航空語彙特別重視詞意單一且精準,”Take-off”一詞只准用於”准許起飛”而不得於其他對話中提及,其他時候若要表達”起飛”則用”離場(departure)”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