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產業

產業的興衰

桃園因有多處土地具有黏性高的紅土,可為磚廠提供穩定的材料來源,因此在觀音區、龍潭區、龜山區等地都曾設有磚廠。尤其是台北市推動無煙囪工業政策後,許多磚廠外移,龜山、林口地區曾設有許多磚窯廠。根據民國70年10月21日聯合報的報導,民國63、64年磚窯產業盛極一時,當時一個窯廠一個月可產出五百萬塊磚,老闆一個月可淨賺一、兩百萬,磚廠工人一個月可以賺到三萬元。但到了民國70年由於磚瓦屋逐漸被鋼筋混凝土取代,加上原材料(燃料煤炭)及人工漲幅遠高於磚瓦的價錢,獲利不再重前,磚窯產業也就逐漸沒落。

樟腦寮

龜山樟腦寮八卦窯磚窯遺址現況踏查 

       目前位於龜山A7樟腦寮有協和及永基兩座磚窯遺址,永基窯廠的窯體結構已坍塌,協和窯廠內部結構原本於2020/3/6場勘之前是完整,但其窯體結構於2020/8/27已遭破壞,以下就兩座窯體作簡述說明:

一、協和磚廠: 以下簡述是針對2020/3/6場勘時所看到的現場窯體狀況作陳述說明,整體外觀為典型的八卦窯橢圓型的窯體;窯室兩端為馬蹄鐵口形半圓形環繞,窯體內部空間寬廣,窯頂可以清楚看到由窯頂投燃料煤炭的孔洞,兩排窯壁下方有多個煙道的通風口,窯體中間有內牆及多個煙道通風口設計,整體窯面共有前後各1個、左右兩面牆各8個窯口,合計共18個出入窯口,外面有一水泥混磚造的高聳煙囪,由地底下連通窯體內部之排煙/進風通道。

二、永基磚廠:外型結構原為八卦窯構造,與協和磚廠相同,窯外有設一煙囪以作為與窯內煙道設計流通,外觀窯體僅存單一面牆,理應單一面有八個窯口,現有僅存6個窯口,窯面之頭尾兩端已遭土方所掩蓋,窯體上方佈滿大樹及樹根穿透窯體表面,研判窯頂應已受上方土石壓重及樹根擠壓而塌陷損毀。

(資料來源:大坪頂地區產業發展記實P48)

「龜山樟腦寮磚窯廠」是桃園市僅存的一座八卦窯廠,位於桃園機場捷運A7站正後方,地方社群一直有保留再生的呼聲,但在2020/8/27地主整地時不慎位於桃園機場捷運A7站正後方破壞了樟腦寮磚窯廠的部分結構,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已於8月27日公告該地為「暫定古蹟」。後經3度文資審議於2021年9月公告為歷史建築,登錄名稱「龜山樟腦寮協和磚廠」,種類「產業及其他設施」,本體為八卦窯、煙囪,本體面積約364.8平方公尺,全區面積3200平方公尺。 

資料來源:回龜山陣線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協和磚窯廠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永基磚窯廠

資料來源:顏遵漢

永基磚窯廠

資料來源:顏遵漢

永基磚窯廠

資料來源:顏遵漢

永基磚窯廠

資料來源:顏遵漢

3D模型瀏覽:

台灣磚窯發展

一、包仔窯(又稱龜仔窯,明鄭至日治時期)

        台灣的磚瓦窯歷史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在那個年代,燒製磚瓦的窯種就是外觀呈拱圓體、又像蒙古包的包仔窯,這種窯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名字,台灣南部稱它為「龜仔窯」,皆是以其外形來命名。龜仔窯可燒製紅磚與薄瓦(補充:根據耆老王阿喜先生所述,龜仔窯疊放的磚塊與瓦片比例約1比2,起腳一定要先放磚塊),但也有人用來燒製陶器,由於燒製的時間較長,產量相對後續幾種改良的窯種小,故漸漸被後續傳入台灣的其它窯種所取代,大坪頂最早期在現今林口地區最早的磚窯型式就是龜仔窯,另外,高雄大樹鄉的三和瓦窯是一個仍在運作的包仔窯磚廠,至今仍保留傳統繁複的燒製過程,生產供應廟宇修復所需之磚瓦以及高品質的清水磚、油面磚等。

(資料來源:大坪頂產業發展記實P28)

高雄三和瓦窯廠之包仔窯

資料來源:顏遵漢

台南市江家古厝

資料來源:顏遵漢

二、登窯又稱目仔窯(日治至1945)

           俗稱目仔窯的登窯原為中國傳統窯種之一,傳至日本後,在日治時代再由日本傳至台灣,登窯的建造呈向上的階梯狀,可燒製陶器亦可燒製紅磚,由於登窯燒磚的產量較包仔窯為大,故在日治時期幾乎成為燒磚專用的窯種。

           由於登窯的窯室分離,故其最大的特色是疊磚坯與燒窯可同時進行,是一種半連續式的窯體,登窯的燒成時間依窯體大小及燒製成品而不同,一般燃燒室燒成的時間大約是2天,不同窯室間亦有差異,完全依照看火師傅的經驗判斷,早期登窯主要的燃料是木柴,後期日人將其改良為使用天然瓦斯。

(資料來源:大坪頂產業發展記實P30)

資料來源:樂善村村史

資料來源:龜山區樂善里垹坡福德宮後方壁畫

三、八卦窯(日治時期至60年代)

            此窯種為德國人霍夫曼Friedrich Hoffmann於 1856年改良設計,日本明治維新時由歐洲傳至日本,大約於日治1913年引進台灣(也稱霍夫曼窯(Hoffmann Kiln)、八卦窯(因窯頂上的屋架呈現八角型而來)或蒸籠窯(指初期外觀為圓形,煙囪位於正中央的霍夫曼窯),最常用於燒製磚頭及其他陶質製品。

           作業過程可以控制2~3個窯室一起依序漸進式的燒製(補充:八卦窯前身為燈籠窯,改良後的八卦窯一般共有左右各八個窯口,加上前後各一個窯口,合計有十八個窯口),八卦窯的燃料可分為點火及燒成兩種,點火時使用的是木材、煤炭、重油等燃料,而燒製過程則視需求由窯頂投煤口投入煤炭。由於八卦窯燒成紅磚需2-3天的時間,產出時程及產量相對於目仔窯來的有效率優勢,故引進後就漸漸取代了登窯(又稱目仔窯)而成為當時台灣製磚的主要窯體。因八卦窯占地面積較大,且燒成時間較隧道窯長,故60年代與其並存幾年後就不敵隧道窯之高生產經濟規模效益以及相對生產每塊磚之平均成本較低優勢,而漸漸被其所取代。

(資料來源:大坪頂產業發展記實P32-34)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0414500083/data_4/main4_4.htm

山頂動人愛家園協會之足跡

資料來源:大坪頂半百歲月

高雄中都唐榮窯廠八卦窯

資料來源:顏遵漢

花蓮富里窯廠八卦窯

資料來源:顏遵漢

龜山兔坑錬成磚廠八卦窯

資料來源:簡時村拍攝/林柏青提供

資料來源:花壇順達磚窯廠八卦窯模型

龜山菜公堂 磚窯廠

資料來源:蔡玉琴

四、隧道窯(60年代至今)

           用於燒磚瓦的第一條隧道窯由一位德國人於1877年所設計誕生,並於當年申請了德國專利(最早的設計困難是必須克服窯車上下密封問題),1910年後,陸續有許多改良與更精進的方式產生,根據民國57年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所作之「紅磚工業調查專題報告」,當時全台隧道窯僅有三家,北部之中央磚窯第一窯(廠址就位在桃園龜山舊路村東舊路坑)、南部之興南磚廠與天工磚廠,早期隧道窯使用煤炭做為燃料,現今有些窯廠則改用重油或瓦斯,隧道窯窯體以型鋼為骨架,表面覆以鐵皮、內部襯以耐火磚及隔熱磚做搭配建造,整座隧道窯的內部結構以預熱帶(preheating)、燒成帶 (firing)、冷卻帶(cooling)三個主要部分所組成。窯燒流程係分為乾燥、預熱、燒成、冷卻等過程,使用台車及軌道運送磚塊的胚體至窯內,經過預熱、燒成、冷卻三個過程後,成品就可以從窯體的另一端出窯,是一種連續式的窯體(補充:一般隧道窯體長度至少都有80~100公尺以上),燒製紅磚移動之台車依序約每45分鐘的時間出一台車(窯體內部燃燒過程,磚塊之顏色需特別注意)。由於這種窯體的燒成時間短,且可以燒製大量的紅磚,目前桃園市僅剩三家尚在營運的磚窯廠皆位於龜山區,立昌、大勝、明泰三家都是採用隧道窯來製磚。

(資料來源:大坪頂產業發展記實P35)

立昌隧道窯

資料來源:顏遵漢

立昌隧道窯

資料來源:顏遵漢

苗栗金良興窯場

資料來源:顏遵漢

苗栗金良興窯場

資料來源:顏遵漢

 地方磚窯產業的故事

一、樂善里長黃錦芳

訪談時間:2020/04/12(日) 10:20

訪談對象:黃錦芳 

年紀:58歲(西元1962年10月8日)

地點:垹坡福德宮


[土地公廟後面的石頭與畫作]

(石頭公)是不是這顆,地方耆老說:是拉,(石頭)後面是平的。


我們家就在土地公後面,日本時代這裡是雜貨店,我大伯母光是顧這間雜貨店,就顧了71年,一個人在同個單位就服務71年,從林口嫁過來,93歲才往生,孫子輩在嫁娶的時候就都沒有出席了。


(大坪頂)以前就是這個風貌,我爸爸以前就是做磚窯廠的,就是這個金長發磚廠。我以前也在這裡做事,就是會幫忙推拉,我國小的時候,大概民國58年到60年。這種窯(目仔窯)的磚比較貴,燒起來比較漂亮。最重要的是,這裡就是出產紅土。


這不是隨便畫的,就是我兒時印象請人家來畫的。

以前旁邊就是稻子,我們這裡叫做「垹坡」,「垹坡」就是閩南話諧音來的。我們的水利是從長庚醫院那邊流過來的,那邊地勢比較高,這裡就是「水尾」(台語)。以前年代如果下大雨,水量大的話都會把(水道旁的坡)一直帶走(泥土),就會一直崩塌。我國小的時候(灌溉渠道)這裡可以洗衫(衣服),家家戶戶都會來到堤邊洗,旁邊就是水稻。


磚要疊起來放進去目仔窯里面燒,是要交錯的方式去疊,然後旁邊有孔可以丟煤炭,一邊丟到中間,再從另外一邊丟,這個需要技術。丟不好的話磚就會燒不均勻,有的燒得太乾、有的還很濕。那裝的(容器)就是細細長長,技術真的要很好,都是老師傅了。


(垹坡)這裡就只有這一座目仔窯了,剩下都是八卦窯,窯燒都是從上面投遞的,你看裡面是拱形的,但是上面是平的,煤炭是從上面放下去的。以前如果冬天在上面曬衣服很棒啊,偷悶芋頭、番薯真的是最棒的。我爸爸大概做了十幾年的工頭,這幅畫範圍太小沒有畫到,曬乾的磚要推到窯里面去,紅土剛做成紅磚的時候還要曬,要曬個十天左右,(紅磚)大概堆成七層,你從第一層到第七層要翻過來,有個術語叫做「翻磚仔」,以前的埕(閩南方言。泛稱庭院或廣場) 很大,比窯場更寬闊(補充:磚的製程,會需要先將紅磚曬乾後再燒,因此會需要腹地曬磚) 。



樂善里長訪談1.mov

樂善里長黃錦芳講解壁畫內容1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樂善里長訪談2.mov

樂善里長黃錦芳講解壁畫內容2

資料來源:龜山區公所

二、桃園市樂善國民小學

訪談對象:志工 黃月娥

地點:樂善國小圖書館



(奶奶憶兒時-磚窯子女的一天)

樂善國小圖書館志工黃奶奶,談到她小時候的生活,原來黃奶奶是樂善國小第四屆的大學姐,看著新落成的樂學樓,黃奶奶回憶起她的小時候,也跟我們聊起了50年前的樂善國小…


樂善圖書志工   黃月娥

資料來源:樂善國小

傳統製磚流程

早期磚窯工人工作場景

資料來源:樂善國民小學

          50年前樂善剛成立的時候,只有四間教室,操場還是紅土地,沒有水也沒有電,環境十分困苦,但是孩子們很喜歡來上學,為什麼呢?因為對當時的孩子而言,上學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了,身為農家的小孩,每天起床第一件是就是到茶園幫忙採茶、抓茶蟲…事情做完才能去上學,後來因為茶葉越來越難賺到錢了,於是家裡也漸漸開始到磚窯場幫忙。


          傳統磚窯的製磚流程:開山挖土、砌坯、晾曬、進窯、燒火、出窯,每個工種分工細緻,各司其職。黃奶奶說以前的小朋友,每天放學後及假日都得在磚窯場幫忙,因為年紀小,通常是負責較簡單的工作,一開始先做「砌坯」的工作,就是將剛攪拌完從機器中擠出來的大塊坯土分割成磚頭的大小,然後小心放上推車,幾個小朋友合力將紅磚推到曬坯場交給大人,大人們把紅磚一塊一塊的堆疊起來,開始「晾曬」,紅土剛做成紅磚的時候要曬個十天左右,如果遇到下雨大夥還從學校趕過來幫忙蓋帆布,每疊大約要堆七層,晾曬時還要依照時間從第一層翻到第七層,也就是所謂的「翻磚仔」,這樣才能讓所有的磚頭的曬乾,曬乾後的紅磚要用扁擔搬到窯口的車子依序堆疊上去,此為「砌磚」,再推到窯裡,就是俗稱的「進窯」,接下來大夥就會用泥塊一塊一塊的將窯口封起來,開始投入煤炭點火開始「燒火」,經過幾天後,將泥塊敲破,裝窯工人入窯將燒好的磚塊搬運出來,也就是「出窯」,出來的成品就是大家常看到的磚塊。


          黃奶奶說磚廠裡最苦最累的就是裝窯工了,一天薪資35到36元(一般工作約為23-24元,拉車22元),他們在密不透風,漫天灰塵的磚窯裡堆磚、卸磚,甚至連最基本的防護口罩都沒有。剛剛出窯的磚塊,都是非常燙手的,考驗著窯工的意志,在窯洞內,出窯工動作迅速,腳不停留、手不閒地往手拉車上裝磚,磚窯裡面出窯時溫度接近六十度,裝窯時溫度略低一些,裡面窯工拚命裝車,每秒必爭,是因為燒一會被變成燒烤了。


           聽完黃奶奶的故事,我們也知道原來我們所在的大坪頂地區以前主要的產業活動是茶葉與磚窯,難怪我們每天上學的路上有一座用紅磚製作的裝置藝術,黃奶奶說經過幾次的大型開發與土地重劃,大坪頂地區的產業活動也逐漸轉型,改為現在的台塑工三廠及華亞科技園區,以往的磚窯廠也只剩下一些舊址可以觀賞,一根根聳立的煙囪與飄出的濃煙都只能留在老人家的回憶裡了…

(資料來源:龜山大坪頂在地特色教學課網彙集P80-82)

台塑工三廠、華亞科技園區磚窯裝置藝術

資料來源:樂善國民小學

龜山磚窯3D動畫

每個歷史建物都代表著過去一段重要的年代記憶,但是有可能因為政策,這些文化價值可能就從此消失,文化是共同成長的根,當我們忘記自己的根,忘記這塊長輩曾經奮鬥努力過的記憶,回頭一看,當初的繁榮和畫面都已消失,時代不斷的在進步演進,工商開發的腳步更是越走越快,此時的我們更應該保留過去、回顧歷史、 保留記憶,不要讓文化資產有一絲絲遺忘的空間,以免造成未來難以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