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多年來與香港欖球總會開展了多項協作計劃:為體育師訓生設立獎學金,開辦教練培訓課程及提供實習經驗等以推廣及發展欖球運動。為深化彼此合作及擴大推動學校和社區欖球運動,特意設計了這個教材套 - 「EdU Touch 非撞式欖球教材」,以培養青少年對欖球運動的認識和參與,促進他/她們健康的成長。
欖球運動在香港學校逐漸普及,為學童們熟悉的運動項目,過往參加校際欖球比賽的學校數目持續增加,學童對於參與這項活動的興趣也相繼提昇,而由傳統欖球演變出來的非撞式欖球運動,是一項既簡單,安全,又具有很多趣味性的運動,除可發展青少年對相關運動技能及知識之外,也可培養他/她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要達致體育課程的目標,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2)建議學校應發展一套涵蓋各類體育活動範疇的校本體育課程,而高小學生於體育課程中應學習到包括不少於四類活動範疇中至少八項不同體育活動的知識,技能及相關價值觀和態度。欖球是屬於隊際球類運動的一種,故此,教師同工可因應學生的需要,並配合整體學校的課程目標,選擇欖球活動作為體育課程的內容。這教材套就是建基於香港的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附以教學理論框架,除闡釋運動技能的建立,更採納領會教學模式(TGfU),以及競技運動教育模式的意念,與香港欖球總會共同討論,規劃和設計教學內容及評核方案,按學童的成長階段所需,為小學體育教師提供體育課堂的設計參考,旨在發展學生的欖球相關技能和知識;幫助學童體育素養的培育;建立適切的體適能訓練;以及為未來欖球精英運動員培訓奠下良好基礎。
本教材套除所須器材,包括本書及示範光碟:本書共有十二章,除了最後兩章列出本教材套的參考資料及聯絡方式外,第一章勾劃兒童成長的特徵,配合運動參與的長遠發展,闡釋兒童階段學習運動技能的參考;接著第二章描述小學階段體育學習範疇及學習目標,以供教師設計非撞式欖球課時參考;第三章介紹非撞式欖球的玩法,規則及歷史;第四章闡釋本教材套內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依據,其中包括運動技能的學習,領會教學模式及競技運動教育模式;第五章描述在教授非撞式欖球所須的用具,器材及場地設置,以及主要的安全考慮;第六至八章分別就三個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力水平而建議的課堂設計;第九章對非撞式欖球課程目標的相關評核內容作出建議;最後,第十章臚列有關教授非撞式欖球的其他資訊,讓教師參考。
本教材套能夠順利出版,實有賴得到匯豐銀行的資助以及香港教育大學與香港欖球總會的合作,亦得到保良局蕭漢森小學的張炳堅校長連同鍾配華老師、馬雅文老師及朱欣榮老師的支持拍攝工作並給予寶貴的意見,謹此致以衷心的謝意。最後在此特別感謝李宗博士在百忙中為本教材套給予的專業意見,使各章節得以精益求精,謹此致謝。
甘偉強先生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
翁志豐先生
香港欖球總會
二零一七年二月”
Kam, W.K., Lai, M.W. & Yong, C.F.Z. (2017). HSBC Try Rugby Programme – EdU Touch Resource Pack.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PE,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