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小民的
生存之道
黃智賢 20211215於海大
黃智賢 20211215於海大
最近,有感於不少社會新聞的發生。例如,一些無辜無害的善良小民(超商店員、學生、警察、女生...),被情緒發作的"壞人"戳眼、棒打甚或殺死。一個博士生,可以把人性發揮的淋漓盡致,爆打位高權重的立委,遊走高層之間。再回想,曾經到精神病院看望友人,以為裡面十分可怕,卻想不到,很多病患都是十分善良的一般老百姓。我體會到: 會住進精神病院的病患,很多本質都是太過善良單純,但遇到險惡的"壞人"、環境與遭遇,因而自責、挫折而崩潰。反觀所謂"壞人",他們反而有堅強的認知、意志與決心,因此,不容易受到一般所謂良心的譴責。為何社會上,奸巧的人比較容易經商成功?為何政壇上,巧言令色、善於話術的律師往往比溫吞低調求穩定的工程師更容易成為政治人物,更容易上位、當權?
善良的人難道永遠只配被當韭菜割嗎? 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為何受害的大多都是平凡的好人? 如果真是這樣的社會環境與未來,我們要如何教育我們的小孩保持善良呢?如何讓他們相信國家有美好的未來?
思索良久,我得到三個結論,給自己與大家參考: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可能是指下輩子:
不要相信現世中,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你當相信,做好事會讓自己快樂就夠了,不應求有回報;善良也應有其底線,不是無止境地相信他人。因此,任何人,尤其自詡善良的人,在無常的社會中,應該謹慎小心,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此你的善良,才能廣播、永久、澤被於親人與他人。被暴怒紙藝師傅從背後刺死的超商店員、太靠近精神病患無辜被殺死的警察、沒遇過壞人被爆打的立委,走暗路被抓殺死的女學生,若可以多注意一下狀況,保護自己,有些憾事是有可能可以避免的。世事無常是常態,不要以為自己常做善事不會遇到壞人、壞事。有能力做善事,讓自己快樂,也影響周邊的人,甚至可能形成善良的循環,讓自己交到好的朋友與好運。但,永遠抱持警覺謹慎,才能面對無常的人生。
常保一點怒氣在心中
許多人,可能認為自己是善良的,無害的,但現實是,他們可能一生庸庸碌碌、無所作為、不甚積極,甚或遇到壞人、壞事倒了大楣,就此陷入憂鬱。我認為,善良的人應該學著時常保持一點怒氣在心中。這道理就有如鯰魚效應,放一隻鯰魚在魚艙中,反而可以保持四破魚或沙丁魚的生命力;吃七分飽的老鼠,會比吃飽的老鼠壽命來得長;在競爭的環境中,人反而可以激起鬥志。
保持怒氣並不是教你一直生氣,而是記住生氣的感覺,隨時激勵自己,不要逃避。若沒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可生氣,那就讓自己永遠保持一點點對現狀與自己的不滿(對自己、環境與政客皆然)。有句話說,人要踏出舒適圈,道理也是相通,因為舒適區內太舒服,不會有艱困挑戰的事,容易鬆懈墮落下去。踏出舒適圈,走出舒服的環境,才能讓你的五感與寒毛都升起天線,保持積極的態度與戰鬥的姿勢。你記得今天出門看到路邊的什麼景象與人物嗎?應該很模糊了。可是當你在他鄉、異國,你絕對會對路邊的景象深入觀察、警覺。因為這時大腦開始積極、警惕你的安全了。
真的遇到倒楣的事,恭喜你
人生只有一次,際遇也都各個不同。有人生來富有,有人生來貧困,甚至父母也不負責任。有人遇到了惡友、惡鄰、惡夫妻、惡兄弟姐妹、惡事,徒呼負負。所幸,人生也只有一次,因此,遇到倒楣厄運,我們可以這樣去體會: 就當是去了一趟遊樂園(如六福村),來了一趟恐怖的鬼屋之旅吧。試想,你今天去了一個遊樂園,錢都繳了,人也來了,你會去不去試試恐怖的鬼屋之旅嗎?玩完後,你的感想,是不是放鬆了、見識到了;還是,難道,你會難過、自責、陷入憂鬱?對的,遇到小人、厄運、倒了大楣,就是一樣的道理,就把他看成你的人生不小心走進鬼屋的環節了!事情過後,感覺就是鬆了一口氣---我終於見識到了人生的黑暗面!我終於知道什麼是小人!我終於瞭解其中的道理,下次不會上當了---不枉往此生了。你不會永遠在厄運中,只要努力設法度過,厄運與黑暗終究會過去-之後你會有更深的人生體會--這也算值回票價了!
你正遇到壞人、壞事與倒楣事嗎?恭喜,你已經來到了人生的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