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情境:距離偵測、數據應用
💡使用情境:距離偵測、數據應用
①與障礙物之距離偵測(偵測物體間是否接近)
②偵測數據應用
(與障礙物間之距離數據之應用)
(發射至接收之時間差數據之應用)
距離感測元件–超音波感測器
🦵使用腳位:
類比腳位:Trig A2、Echo A3
🎈概念原理與操作注意:
①超音波感測器是由Trig腳位發出訊號,Echo腳位接收訊號,應用超音波反射的原理,在物體阻擋感測器時,發出超音波進行距離偵測,測量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差,換算出感測器所在位置與物體間的距離
②感應角度約為 15 度,有效感測距離約 2 cm ~ 200 cm
③超音波反射是直線反射,所以平整的反射面可以獲得較精確的傳回值,手部形狀不規則,有時傳回值會不穩定
④偵測到有外物入侵時(假設距離小於100cm),要檢測是否有維持 2~3秒,以確定不是干擾造成。為避免干擾,每一次偵測最好間隔一小段時間
⑤當測不出距離時會傳回數值0,所以寫程式時需要排除這個無效資訊
🧩使用積木:超音波感測器會使用NKNUBLOCK上的這二個專用積木
🧱示例程式:
💢學習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