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st of new books for 2025 has been updated. Visit the School Library to browse our collection!
書名:貧窮旅程的光影情書(回家版)
作者:馮志康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生活在物質充裕的世界的我們,每當想到「貧窮」二字,都會不由自主打個囉嗦。然而,同是活在此世界的作者馮志康先生,卻選擇流連菲律賓、巴西、烏茲別克和連南,親身體驗貧窮,及後回到香港還有新一番體會。他透過一封封信揭示世界各地嚴峻的貧窮問題,同時道謝旅途中認識的人,啟發了他的心靈和拓闊了他的眼界。
作者為生活在貧瘠地區的小朋友拍照,但相片中的他們並不鬱結,反而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作者在書中說到:「物質的貧乏,並非必然指向抑鬱和不滿;沒有物質誘發的慾望和空虛,人們活得更純美,心靈更富足。」活在貧窮的人擁有甚少,因而比我們懂得珍惜,只求有三餐温飽,不敢奢求,不受錢財束縛。反觀我們,不會想失去所擁有的東西,只想擁有更多。相比生活糜費的
大亨,他們的確活得更逍遙,更豁達。
然而心靈的富足並不代表他們生活素質之低可以被忽視。作者在菲律賓看見一名於「垃圾山」居住的女孩;到連南又看見學生不惜翻山越嶺上學,當地一部份人更是家徒四壁;在香港,不少人要住在籠屋之中,甚至要露宿街頭。即使他們以樂觀的態度面對貧窮,但總不能逆轉問題。他們依然飢寒交迫,依然無力維生,生活依然捉襟見肘。其實要應付此問題,應防微杜漸:只要每人多出一份關懷,或許他們生活便不會如此艱苦了。
但更叫人心寒的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使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窮困人士眼見生活變得更潦倒,卻無可奈何;而富者卻大多一毛不拔,袖手旁觀,只懂賺更多錢,但不願出力扶貧……人四端之一的惻隱之心是否在無窮的追求之下而逐漸喪失,而被貪婪、冷漠所取代?貧窮問題屢見不鮮,卻未嘗受大眾正視,人們本着「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認為自己愛莫能助——那是我們應有的表現嗎?
貧窮也許是上天對人的不公,也許是上天對人的考驗,藉此考驗貧者的意志、耐性和周遭的人的惻隱之心。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貧者的情操可比我們要高:他們未曾怨天尤人,更樂觀做人,經歷各種辛酸,悟出生命的真諦。
(7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