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st of new books for 2025 has been updated. Visit the School Library to browse our collection!
書籍名稱:《狼圖騰》
作者:姜戎
出版社名稱:利文出版社
從祖父母那裡聽說了北大荒一詞,我滿頭霧水;由歷史課上聽聞了蒙古族的驍勇善戰,我饒有興趣。在《狼圖騰》這本書裡,在作者姜戎的每一頁故事中,我仿佛穿越時空到了大草原,見識到了風吹草低見牛羊,芳草碧連天的廣袤無垠,感受到逐水草而居的馬背生活,縱橫馳騁的無拘無束;體會到豪情萬丈的遊牧民族, 原始真摯的熱情好客……
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以一位知青,在動盪不安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下鄉到內蒙古大草原學習和生活期間,與蒙古老人之間的情誼,和他豢養一頭小狼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人類與狼為生存而爆發衝突的故事。書中情節環環相扣,緊張激烈:狼群埋伏圍剿黃羊時,牠們分工合作,智勇雙全,令我拍案叫絕,欽佩不已;不顧一切地衝垮馬群將戰馬趕盡殺絕時,場面血肉橫飛,慘不忍睹,令我驚心動魄,血脈噴張;巨狼被人類圍堵追殺,被肆意玩弄至精疲力盡,轟然倒地那一刻,我痛心疾首,忍淚含悲……
《狼圖騰》有武俠小說的仗義執言,但比武俠小說更讓人迴腸盪氣;有偵探小說的扣人心弦,但比偵探小說更讓人欲罷不能;有恐怖小說的心驚肉跳,但比恐怖小說更讓人驚心動魄。看後令人欲罷不能,更令我明白了人類征服自然,卻又臣服於自然的唇齒相依。
書中末代遊牧老人畢利格說:「蒙古草原從來都是戰場,只有那些最強壯、最聰明、最能吃能打的、吃飽的時候記得住饑餓滋味的狼,才能頑強的活下來。」由此我想到人類社會也是如此——「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王勾踐卑事仇敵,臥薪嚐膽,終於轉弱為強,三千越甲滅吳國,成為一代霸主。正如在船的承載能力範圍之內,適當的負重,船重心因而下移,增加了船的穩定性,所以可以抵擋暴風驟雨的侵襲,這就是「壓力效應」。足見憂患,可以讓我們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防微杜漸,通過不斷地自我改善,才能攀越一個又一個人生高峰;此外,溫水煮蛙實驗中,青蛙因為開始時舒服愜意的水溫而悠哉遊哉,等到發覺水溫無法忍受時卻為時已晚,死在熱水中。勵精圖治,令國威大振的唐玄宗在開創開元盛世後開始怠惰,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沉溺聲色,貪圖安樂,逐漸腐化墮落,荒廢國政,導致安史之亂,原本如長城般堅不可摧的唐朝變得不堪一擊最終走向滅亡。這不就驗證了「死於安樂」嗎?昂然自得的環境會磨蝕人的鬥志,安於現狀,停滯不前,當禍患突至,又怎能從容應對?可以傲立在斷崖峭壁的,永遠不可能是那朵溫室小花。如今安逸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就吞噬了我們對憂患的敏感度。人類要進步,企業要發展,社會要繁榮,如果沒有居安思危,那麼就會是那隻被煮熟的「溫水青蛙」。
書中主角陳陣迷戀狼,將狼封閉在幾平方米的圈子裡,猶如親子般保護著小狼。為了防止被狼咬傷,鉗斷小狼賴以生存的尖牙,使小狼喪失了自己捕食的能力,那不免太過自私和殘忍。這和以愛的名義過度保護和干涉兒女一生的父母,是何其相似。為人父母愛子心切,費盡心思地要給孩子最好的保護。他們就好似一部部收割機,永遠走在孩子的前面,幫孩子排除萬難。因此「港孩」、「直升機父母」應運而生。試想一旦割草機出現故障,孩子們可能就會像後主劉禪般「坐以待斃」。「翠鳥移巢」中翠鳥保護幼雛免遭下墜毀身之災,卻難逃被人類伸手取之之禍,這是愛還是害?美國莫依蘭甯教授進行了一項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的「直升機」式教育傾向越重,孩子的生活掌控力、自我調節能力和社交能力均越低,且抑鬱指數越高。我想奉勸那些時時保護,處處干預的「直升機」父母:「您們打著愛的旗號,美其名曰照顧孩子而過分地保護,剝奪孩子的成長空間,令原本五彩繽紛的童年變得黯淡無光,令原本天真無邪的笑靨變得愁眉苦臉,令原本無拘無束的心靈變成了籠中鳥,痛苦而難耐,鬱悶而絕望,悲觀而無助,更忘了物極必反,忽視了潛在的危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挖空心思地為孩子創造一切,還不如讓孩子在信任和傳授中,自己去探索,去嘗試,在碰壁中學習,在失敗中成長,才是受益終生。」
合上書,馬嘶,狗哭,狼嚎……我思潮澎拜,久久不能平復。弱肉強食的社會如同草原,人類和動物有著非常相似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無論哪個民族,哪種信仰,人性也好,狼性也罷,始終如一的是要保持如草原般寬廣的胸懷,面對逆境和挑戰時,要具有如草原狼一樣的臨危不懼,在競爭中合作,才能在一次次的「捕獵」中戰無不勝。
(172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