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112-116年度計畫摘要

本計畫延續第一期「深耕續航,創莘榮莘」計畫定調,呼應本校教育宗旨「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培養敬天愛人之護理及健康生活專業人才」,以培育學生具有良好之專業知能、倫理品德與生命信念為目標。整體架構以深耕計畫4大面向為主幹,就校務發展目標與盤點第一期執行成效及問題現況後,擬訂16項子計畫,對應13項SDGs目標,並以校務研究逐年驗證各面向關鍵績效指標執行成效。另112年起永續發展辦公室開始運行,由副校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將本計畫與其它重大專案計畫資源整合,以達計畫辦理最大效益。 

面向一 教學創新精進

子計畫分為「精進教學品保機制」、「強化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培育學生關鍵能力」、「完善高齡服務人才培訓」與「打造學習友善環境」。策略重點包含延續先前教學品保機制,由上而下引導與檢核學科課程規劃與教學成效。提供教師各項軟硬體支援與資源,重新制定「創新教學獎勵暨補助辦法」,協助教師因應素養導向創新教學。檢討3照1證政策,修正英文分班教學作法與強化學生持續英文學習策略;亦強化STEM教學,強化學生動手實作及將科技運用融入不同領域專業內涵,培育學生具有應用數位科技解決生活或職場問題之能力;具體訂定鼓勵跨域學習策略與逐步增設跨域學分學程,以學科間多元互補幫助學生探索跨域學習,適性適能發展;因應學生學習特質,協助學習成就不佳學生補強能力,順利畢業;菁英培訓給予舞台,參與全國專業實務能力競賽,亦爭取資源協助學生走出台灣,包含國際競賽、海外志工與海外實習,發散國際化學習效益。結合本校「健康促進與健康照護」特色發展主軸,培育學生增加高齡服務相關知能,提升於超高齡社會市場就業力。因應學生學習型態多元化,打造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討論與交流空間與強化線上學習設備,提升學習動機與效益。 

面向二 善盡社會責任

子計畫分為「深化學生生命教育」、「拓展師生社會參與」、「專業服務促進民眾健康福祉」、「經營在地化服務」與「綠能應用結合環境教育,建立永續觀念」。策略重點包含訂定實踐社會責任發展藍圖,盤點校務發展策略,以PDCA模式檢視社會服務活動量能;除複刻成功經驗,落實各項激勵與推動措施,亦聚焦ESDG議題,以專業優勢實踐社會責任,師生協力與地方共好。以人才培育與課程創新為基調,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結合所學專業,讓學生肯定自我價值,建立良好品德與正向生命信念,並展現利他行為。拓展本校專業服務範疇,並加入附設(委辦)幼托與長照機構資源,增進民眾健康福祉;在地服務面與地方共同規劃服務方案,發展產學資源鏈結機制,協助在地發展特色,推進地方創生。溫泉資源發展綠能已有成效,結合環境教育,提升學生愛地球環保意識,建立環境永續觀念。 

面向三 產學合作連結

子計畫分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意與創業能力」與「強化學校特色及產官學合作」。創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創意思維與發展創新想法,逐年發展跨域創業學程;並採師徒制小組教學,引導學生創作產品原型並輔導商品化,將成品參加校外競賽,除展現實務能力,並增加創業可能性。產學合作計畫主軸依各學科專業資源規劃,訂定年度產學合作案金額30萬以上績效指標,教師團隊亦與地方在地企業合作,尤其是結合宜蘭校區溫泉資源與地方特色,立基於原本農棄物循環經濟、林下循環經濟開發之產品,和在地小農、企業合作,輔導其爭取政府部門各計畫,並藉此衍生產學合作計畫。宜蘭校區高齡服務培訓基地以及附設「勁好園綜合長照機構」亦可做為資源,用以爭取專案計畫、企業代訓、推廣教育與開辦相關職能認證等,提升產學合作效益。另持續強化與耕莘醫院體系機構合作,緊密結合資源共創效益,爭取院方提供優於其他醫院之就業方案(含展翅計畫)、耕醫體系獎助學金及在職進修方案;亦積極爭取其餘優質企業之產學合作,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以達善用產官學合作機制提高學生就業機會之目標。 

面向四 提升高教公共性

子計畫分為「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學習成效」、「原民生輔導與推動全民原教」、「保障師生權益,健全校務治理」與「校務資訊公開」。策略重點為各類獎助學金資訊公開透明,滾動式修正各協助措施與經費分配比率,以能強化協助機制;具體訂定評核指標如取得證照、學業成績等,並定期每月於主管會議追蹤經濟文化不利學生休退學率,以及以校務研究追蹤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學習狀況,據以分析辦理成效。強化校內跨單位合作機制,提升原資中心運作效能與增進全民原教辦理成效。學校校務資訊公開項目逐年增加,提供利害關係人及社會人士查詢,訊息透明公開。其他重要專案如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獎勵補助經費、高教深耕計畫、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等亦有公開專區網站。 

推動校務研究

為健全校務研究推動機制,設置「校務研究推動委員會」規劃校務研究發展方向;訂定「校務研究計畫作業要點」,補助與獎勵校務研究計畫案並建立審查機制,提升嚴謹度。112年起逐一完成深耕計畫各指標之校務研究,系統化蒐集各面向相關質量化資料,如實分析計畫辦理成效,並透過永續發展辦公室回饋校務,提供學校行政與政策修訂證據,精進校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