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國樂實驗班

賀!國樂班112學年度繁星入學錄取率100%

嘉義縣立竹崎高級中學「語文國樂實驗班」介紹

108年,在嘉義縣政府「創新教育白皮書」中提出「投資學習環境、強化教師教學及優化學生學習」的三大行動綱領時,我們都在思考,學校如何用實際行動達成這些目標。在教育改革新浪潮,強調素養教學及多元智能的時代,學校的教育目標除了給學生知識上的教導及五育均衡發展的環境外,如何因材施教讓學生能有適性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潛能,是未來學校教育的一大挑戰。因此,在學生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學校有義務提供知識理解、與應用的最佳環境,培養符應本校學生圖像「學習力、健康力和公民力」,且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宏觀視野及健全人格特質之新世代人才。。

本校雖地處山區,在少子化競爭力不足的問題下,尚擁有優良的語文教學團隊,及一直堅持努力發展的國中管樂隊和高中國樂團且得獎不斷。並與鄰近大學及臺北市政府臺北酷課雲進行課程資源合作,極力爭取資源與雨果教育基金會合作,引進學思達師資培訓。近年來學生參加校外語文競賽成績優異,去年更有學生穿著國樂團制服參加2021蔣渭水台語漢詩吟唱賽榮獲全國第二名,辦學績效受社區民眾的信賴,並努力提供竹崎學子最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就近入學,盡到學校對社區應有的責任。

基於此教育理念,於是有了將深化國樂和語文學習的跨域發展,成立高中語文國樂實驗班,進行課程教學實驗之構想,期盼能透過特色化校內的語文課程教學和國樂課程,讓教師在語文教學和音樂教育的並進發展上有更多可能,更能符應新世代學生跨域學習需求,促使嘉義縣山區孩子就近選讀語文國樂實驗班,達到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目標,讓嘉義縣山區學校三級共榮的願景更蓬勃發展,點亮嘉義囝仔的未來。


      本校進行語文國樂教育實驗之目的茲以下列六項分作說明:

一、提供學生高中多元升學管道

依高中多元入學方案,多元入學的目標之一在於提供學生多元入學途徑,使學生得以適性發展。鑑於此,語文國樂實驗班之設立,將有助於建立符合學校及學生需要之入學制度,豐富學習歷程,以達到多元入學之目標。

二、多元教學法,提供學生適性學習之機會

招收對語文學習有興趣或語文學習表現較優異的學生,以多元的教學法,例如學思達教學,加強語文邏輯思考能力及表達力,藉此陶冶文學胸懷,並與鄰近大學端及臺北酷課雲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對語文之視野,使學生在學習上能適性發展、追求卓越。

三、提供教師語文教學滾動式修正的機會

提供教師修正個人教學實務之機會,針對語文性向的學生使用非傳統的教學法,鼓勵學生思考和發表,讓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改進之教育實驗,以提高語文素養教學之品質。

四、利用國樂交流活動提昇學生對外國語文學習之興趣

根據學生之性向與特質,量身打造語文教育,學習日文,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藉由讓學生以國樂進行漂島活動、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到日本等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促進語文教育及國樂課程之實作學習,進行有系統的輔導,提供適時之心理、生活與生涯輔導,培養學生之健全人格,並協助規劃更多元的生涯進路。

五、縱向與鄰近大學課程整合,橫向與鄰近國中共享教育資源

本校為全國高中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前導學校,可藉由「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前導學校計畫」、「國教署高中職補助資本門計畫」等提供豐富資源,善用本校軟硬體設施及師資,與鄰近大學如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吳鳳科技大學、南華大學、長榮大學等合作辦理活動,或由竹崎高中教育事務基金會贊助辦理之竹中文藝獎推廣藝文活動,廣邀鄰近國中參加竹中文藝獎,共享社區內高、國中資源,達到三級共榮的願景。

六、引進遠距教學資源

與臺北市政府臺北酷課雲合作高一多元選修課程,每週五第3-4節與全國數十間高中生共同選修課程,打破距離和師資的限制,一起共學語文類課程。另外亦引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eWant課程,鼓勵學生修習語文類大學先修課程,豐富學習歷程,讓語文學習在跨校同儕共學影響下能開闊眼界且更加精進。

語文國樂實驗班之甄選方式如下

一、甄選對象:以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含直升入學)、完全免試入學管道錄取本校之學生,以35名為原則,男女兼收,施以語文國樂實驗課程。

二、評選標準

經由高級中等學校直升入學免試入學、完全免試入學管道錄取本校之學生,得依個人意願申請就讀語文實驗班。

(一)一年級入班以35名為原則,並依教育會考成績加權分數、特別條件加分及入班申請表得分總和擇優錄取至額滿為止。計算方式(國文×2+英文×2+數學×1+自然×1+社會×1+作文+特別條件之加分。說明:A++:9分、A+:8分、A:7分、B++:5分、B+:4分、B:3分、C:1分)。

(二)特別條件之加分標準

1.學生於就讀國中三年內,曾參加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舉辦或核備之區級(鄉鎮市)以上之語文類比賽或音樂類比賽並獲獎,始得採用以上加分標準。

2.比賽參加人數在2人以上,加分成績以減半計算。

3.在同1年內同性質項目競賽獎狀,以最高層級之成績為採計標準。

(三)以上三階段加總成績,同分者按教育會考英語、國文、社會、數學、自然分數之順序,參酌其成績高低依序錄取。

)若國中階段經當地教育主管機關鑑輔會鑑定為語文類「學術性向優異」之資賦優異學生,優先錄取。

語文國樂實驗班之課程說明如下

本計畫實驗事項為國樂學習及語文教學。細課程實施範圍由教務處召集各領域會議研擬,經由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訂定實施。實施範圍如下:

一、課程設計:

語文實驗班課程將分為奠定基礎的基本課程和重視實務與能力的實驗課程兩部分,詳述如下:

(一)基本課程

1.依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規定,並配合語文及外國語言資優人才培育之需要,依學生學習之情況將課程加深、加廣、加速、濃縮。

2.配合實驗班學生英文科和國文科課程之需要,設計教材實施教學。加強學生對中英文之書寫、語文表達、文學素養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在音樂科、藝術生活科等課程融入國樂教育,加強樂理訓練,深化國樂文化,提昇樂器演奏知能,以深化國樂教育的學習。

     (二)實驗課程

1.在英文實驗課程方面,安排文理閱讀(英)課程及崎登英聽之峰課程,語文國樂實驗班學生須具備基本之英文聽說讀寫能力,程度約為初級英檢以上,能聽懂並回答簡單之生活對話,能自己閱讀簡易故事讀,並寫出簡短之摘要、心得,進而激發語文潛能,培養學生英文寫作及以英文思考的能力。本校語文實驗班英文實驗課程有下列教學目標:

(1)泛讀推廣:讓學生在大量廣泛閱讀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學習讀物以及日常生活中重複出現的字彙,並在訓練過程中,培養英文寫作能力。

(2)研習增能:利用寒暑假期間鼓勵學生參加英語營,將所學整合應用於各種活動,例如英文話劇、辯論、文學作品之賞析與評論等。

(3)外師協同:本學年度本校有成功申請ETA外師入校,若新學期依然能有外師入校,則安排入班與中師進行協同教學,增強實驗班學生口說及英聽能力。

2.在國文實驗課程方面,課程以三大核心領域進行規劃,分別為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及應用語文,依據課程性質及學生需求分別納入各學期課程之中。藉理論、實務雙軌並行,使學生展現多元智慧。本校語文實驗班國文實驗課程有下列教學目標:

(1)悅讀推廣:讓學生透過計畫性閱讀,培養閱讀習慣,累積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涵,並在閱讀過程中培養文學賞析及思辨能力。

(2)講座增能:讓學生透過計畫性文學講座,一方面目睹文學大師風采,一方面對於相關議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3)營隊研習:鼓勵學生參加文藝營、閱讀與寫作營、新聞與報導文學營、劇本創作營、新詩寫作營等進行文學訓練實作。

(4)語文訓練:持續培訓學生具備參加中學生網站讀書心得寫作比賽、中學生網站小論文寫作比賽、語文類競賽、竹中文藝獎或辯論比賽的能力,期能在各項競賽中有更亮眼的成績表現。

3.第二外語:加強學生對各種不同的語言之學習,以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之認識。並配合語文國樂實驗班之國際教育日本交流,於多元選修課程、彈性學習時間或假日安排日文課提供學生選修,加強語文國樂實驗班日語能力,並提供學生獎學金鼓勵參加日本語能力檢定(JLPT),鑑定實力。

4.國樂增能課程:利用團體活動及第八節輔導課的社團時間辦理國樂增能課程,經由視唱、聽寫、音樂欣賞及樂理複習,讓語文國樂實驗班學生透過自己選擇的樂器,進行國樂合奏課程、分組課程、個別練習課程進行國樂訓練。

        二、預期成效

       (一)語文國樂實驗班的學生除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溝通能力,更能應用外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不同的文化,培養開闊的胸襟、健全的人格、積極學習的態度,期能進入大學適性選讀理想之科系。

       (二)培養學生多種語言能力和參與國際交流的能力,以增加學生國際視野及增進國際公民責任感。

      (三)建構語文學習環境發展作為本校特色:藉由第二外語高中初級課程、大學學分預修制度、英文加強教學、文學閱讀與寫作、演說與朗讀指導等課程,積極建構語文學習環境發展作為本校特色。

       (四) 在中文表現方面,高中在學期間每人至少有一篇中學生網站讀書心得寫作發表投,並鼓勵參加竹中文藝獎及語文競賽。

       (五)在國樂課程方面,高中在學期間每人至少能參加一次嘉義縣學生音樂比賽高中國樂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