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Up,體重控制有撇步!
肥胖不是小問題,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就將肥胖症列為「慢性疾病」,比傳染病還可怕。在20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等五項疾病和肥胖相關。
何謂肥胖?依據我國成人肥胖定義,BMI(身體質量指數,是國際間用來衡量體重及身高是否在「健康範圍」內的計算方式)超過27為肥胖,24至27之間則為過重,若介於18.5到24就是健康體位。由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推估,台灣約有180萬人可稱為肥胖,約350萬人為體重過重。探究原因,不外乎飲食不正確及缺乏運動。
正確飲食+適度運動,維持健康體態
「吃得健康」,再加上「適度運動」,是維持理想體重的不二法門。要讓外食吃得健康,當然也有訣竅。如早餐的三明治或漢堡,可用全麥麵包取代白麵包,再請店家多放一些蔬菜,可以增加纖維及飽足感;或請店家少塗一些美乃滋及醬料,降低糖類與油脂的攝取。吃自助餐時,取菜用夾子代替杓子,避免攝取菜汁中過多的鹽分、油;少吃炸物和燴羹類食物,盡量多吃清蒸類,避免吃進過多油量、澱粉類,或者可以備一碗清湯,將菜餚過一下清湯再食用。少喝含糖飲料,以白開水或無糖、微糖飲料取代。
在運動方面,可以從平時增加活動機會做起,找個可以互相激勵的夥伴,一起運動,像是少搭電梯、多走樓梯、多走路,都能增加熱量消耗。最好能進一步養成每日活動的習慣,幫助體重控制、促進健康。
要達到健康減重的目的,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同時注意減重速度不宜太快,建議每週減重以不超過0.5~1公斤為宜。若是以不正確的方法減重,可能會造成肌肉組織減少、貧血、體力與腦力不佳、皮膚變差、脾氣暴躁、骨質減少等後遺症,不但無法成功減重,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養生Up,大步健走益處多!
根據94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台灣約有四成六的民眾普遍缺乏運動或運動量不足,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身體的活動量明顯不足,慢慢地就引起許多慢性病的發生。
上班族沒時間運動只是藉口!別以為活動身體一定要特別抽出時間、尋找適當的運動場地、甚至花錢上健身房。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健走」,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最完美的運動」,不但沒有年齡限制,還能隨時隨地進行。
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
日本波多野教授的研究顯示,每天走一萬步,大約可以消耗300大卡的熱量,若維持一週2,000大卡的運動量,將有延長約8年壽命的功效。持續步行10分鐘以上,有益心肺功能,持續20分鐘以上,會燃燒體內脂肪,同時可紓解壓力並延緩老化。
因為健走鍛練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人體全身有近五百條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肌肉的持續力會隨年紀增加日漸衰退,年紀愈長,骨質流失,骨頭裡面變乾變脆,就容易骨折或腰痛。多攝取含鈣食物,並經常運動健走,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健走不僅能健身、防老,也能控制體重,達到塑身的目的。健走減肥的秘訣在於每天走一萬步以上,一開始會消耗糖分能量,20分鐘後就開始消耗脂肪。即使只是輕鬆的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熱量。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步行,讓心跳數維持在最高心跳數的50-60%之間,就能提升有氧運動的效能。
健走能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消除緊張,讓人感覺舒服、輕鬆。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健走真的很簡單,上班族可以就近利用住家或公司周圍的社區步道、公園,養成每日健走的習慣。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者,健走時必須注意身體狀況,一旦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容易酸痛的人則不宜快走,應調整運動量慢慢走,將時間拉長只要將健走和生活融合,秉持「多走、少坐、動一動,隨時隨地可以運動」的健康概念,每天利用生活中的空檔日行萬步,就能輕鬆促進健康。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消費者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