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的規劃與實施
1. 例行性活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收拾及良好生活習慣(喝水、用餐、清潔衛生、睡眠等),以及大肌肉活動(出汗性活動)。
→循序漸進讓幼兒養成生活自理能力、習慣與態度。
2. 多元學習活動:以主題課程設計為主軸,有主題課程教學活動、節慶活動、學習區活動,採團體、小組或個別、動態或靜態、室內或戶外活動等方式呈現。
3. 全園性活動: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品格教育、體育表演會等。
二. 多元學習活動
「主題課程」+「節慶活動」+「學習區」
主題課程教學以引導、探索的方式來進行活動,過程中和幼兒透過討論、蒐集、計畫、操作、執行、紀錄等方式來開展主題活動的內容。課程以六大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領域),讓幼兒學習完整的知識,陶養幼兒六大能力(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
透過主題及節慶教學活動,以六大領域課程讓幼兒學習完整知識,培養六大能力。
三. 多元學習活動「學習區」
學習區根據孩子的發展需求,在教室裡規劃出幾個不同的學習功能的區域。穿過教室的環境規劃和學習區的佈置,提供一個開放,尊重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其中探索,每天選擇想要進行的學習區活動,班上規畫5個不同性質的學習區(語文區. 玩具區. 扮演區. 美勞區. 益智區),提供幼兒各種經驗、操作、探索的機會。
玩學習區讓幼兒建立自信,發展社會技巧,提升專注力,毅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拾習慣與自理能力,以及負責、自律的態度,成為一個主動獨立,樂於學習的人。
四. 學習區玩出五種優勢
玩學習區,始於快樂,止於智慧的學習!遊戲過程中,有以下好處:
1.孩子獲得許多自主選擇的經驗,使他成為一個主動獨立,樂於學習的人。
2.老師認為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讓他依自己的學習進度,用最拿手的方式來學習。不同的興趣,專長,能力的孩子都能獲得豐富的成功經驗,建立自信。
3.孩子可以從容,深入的與同伴聊天,討論,合作,解決衝突,除了能享受與友伴共玩及向同儕學習之外,也有助於發展社會技巧。
4.孩子常常需要嘗試使用各種方法解決語言,認知,美學...等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歷程能提升他們的專注力,毅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5.孩子透過對學習區規則的理解與遵守,培養了收拾習慣與自理能力,以及負責,自律的態度。
主題: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多變的造型及不同的移動運輸方式,常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與好奇心,陪孩子一探交通工具為生活帶來便利。
藉由「交通工具大集合」的主題課程,帶領幼兒認識常見的海陸空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的種類、功能及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體會其便利性和重要性,引導幼兒進入自然探索的領域,認識各種運用在特殊地形作為運輸功能的動物,如:沙漠的駱駝、雪地的哈士奇狗……。
課程中,透過參觀、實際搭建交通工具及遊戲、布置扮演等方式中,在過程中建構出快樂、豐富的學習經驗,引導孩子搭乘交通工具的正確觀念與作法,培養孩子在搭乘時應有的安全觀念與習慣,提升幼兒對自我安全的保護意識。
1. 認識陸海空交通工具。
2. 了解交通工具與生活的關係。
3. 養成乘坐交通工具的好習慣。
4. 培養想像、扮演和創作的能力。
節慶(中秋節、聖誕節、過年)
透過節慶課程的規劃,豐富孩子對節慶活動的經驗,藉由探索節慶中應景人事物的過程,增進對自己生長環境文化的體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讓孩子獲得多樣化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學會分享,以及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進而更了解各節慶的意義。
1.認識節慶的傳說由來和習俗
2.知道相關節日的慶典民俗活動
3.增進敏銳的觀察能力
4.體驗節慶活動的樂趣
主題:形形色色
延續上個「安全一級棒」的主題,最後與孩子討論到紅綠燈的顏色分為紅色、黃色、綠色,他們開始留意到生活中的顏色。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常見的顏色呢?在畫畫時除了顏色我們還需要搭配什麼才能組合出一幅更完整的畫呢?那就是「形狀」。因此我們這學期將主題訂為「形形色色」,將帶著孩子觀察生活中「顏色」和「形狀」的蹤跡,以圖像或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可以帶著幼兒思考顏色可以如何創造出變化?不同顏色帶給我們的感受如何?形狀是如何構成?以及不同顏色和形狀可以怎麼組合出物品呢?希望透過與孩子親手操作將會有更多的發現。課程中,老師會提供多元的視覺素材、工具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法和並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期許經過「形形色色」這個主題課程時,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及創造力。日後孩子也能停下腳步多關心我們周遭的環境,並且察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1.覺察探索生活中的形狀和顏色
2.認識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組合
3.運用形狀和顏色創作感受其樂趣
4.欣賞美的事物及培養美感經驗
節慶(母親節、端午節)
透過節慶課程的規劃,豐富孩子對節慶活動的經驗,藉由探索節慶中應景人事物的過程,增進對自己生長環境文化的體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讓孩子獲得多樣化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學會分享,以及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進而更了解各節慶的意義。
1.認識節慶的傳說由來和習俗
2.知道相關節日的慶典民俗活動
3.增進敏銳的觀察能力
4.體驗節慶活動的樂趣
主題:安全一級棒
由於新的學年開始,新生剛進入陌生的環境,必須先適應分離焦慮,然後漸進到園內相關安全,因此建立幼兒危機意識乃為首要。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許多有形和無形的危險,為確保幼兒身體與生命的安全,避免或減少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安全教育是相當重要的,預防勝於治療,經由事前的安全規則提醒、新聞報紙中的機會教育、實際災害的緊急應變方式等,把傷害降到最低,並於課程教導幼兒自我保護的觀念與建立良好的健康習慣。
希望藉由「安全一級棒」主題教學活動,讓孩子從校園和生活環境中的安全防範開始學起,讓幼童認識其可能隱藏的危險,了解其可能造成的危險,透過各種實際的體驗、經驗分享,培養孩子安全意識,並善加應用所學,維持生活環境安全,並教導學習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方法,以及意外應變的能力,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在活動中,教導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和認識自己的身體,透過親身的體驗,累積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知識,培養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引導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所引發的心理感受,學習宣洩與抒發情緒,進而面對正面的情緒管理,增進自我表達的能力;認識與分辨生活的危險,學習處理與因應危險的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把安全意識融入生活中,讓孩子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性,並培養安全意識。
1.認識生活環境中可能潛藏的危險
2.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3.學習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意外應變的能力
4.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
節慶(中秋節、聖誕節、過年)
透過節慶課程的規劃,豐富孩子對節慶活動的經驗,藉由探索節慶中應景人事物的過程,增進對自己生長環境文化的體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讓孩子獲得多樣化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學會分享,以及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進而更了解各節慶的意義。
1.認識節慶的傳說由來和習俗
2.知道相關節日的慶典民俗活動
3.增進敏銳的觀察能力
4.體驗節慶活動的樂趣
主題:海底世界
在「海底世界」主題活動進行中,先從孩子們喜愛的海洋生物為出發點,引起幼兒對海洋生物與生態的興趣,激發幼兒認識海洋的豐富樣貌和海裡的生態,探索大海不同區域裡的生物,及其特徵與生活習性,包括:顏色、外型、活動方式、捕食方式、防禦方式、移動方式等,最後擴大到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了解海洋生物的特色與多樣性,再透過幼兒分享海的相關經驗和海邊的各種活動,從中學習正確的海邊遊戲安全,同時讓幼兒學習保護海洋與生態是刻不容緩的事,培養幼兒愛護海洋環境和珍惜海洋資源,以及生態保育觀念,引領幼兒探究與我們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的海底王國,一同悠遊其中,感受海洋與生態的美。
1.認識海洋生物的特徵與習性。
2.了解海洋與人類的關係。
3.體會海洋工作者的辛苦。
4.學習尊重海洋生物及環境保護。
5.培養愛惜海洋與生態的保育觀念。
節慶(母親節、端午節)
透過節慶課程的規劃,豐富孩子對節慶活動的經驗,藉由探索節慶中應景人事物的過程,增進對自己生長環境文化的體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讓孩子獲得多樣化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學會分享,以及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進而更了解各節慶的意義。
1.認識節慶的傳說由來和習俗
2.知道相關節日的慶典民俗活動
3.增進敏銳的觀察能力
4.體驗節慶活動的樂趣
主題:可愛動物
幼兒對於周圍的生活環境有著十分濃厚的探索興趣,藉由「可愛動物」主題課程,順應幼兒對動物的好奇心,帶孩子由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從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觀察常見的動物,瞭解其特徵和習性,進行探索與認識動物,課程中透過觀察探索動物的外觀特徵、生活習性,初步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運用模仿扮演、創意聯想,促進孩子多元化的創意想像來拓展孩子對動物的認識,讓孩子喜歡動物,進而愛護動物,培養愛護動物的情操和尊重生命的人文關懷。
1. 認識常見的動物名稱與特徵
2. 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環境
3. 知道照顧動物的方法
4. 養成愛護動物的態度
5. 培養尊重動物的生命
節慶(中秋節、聖誕節、過年)
透過節慶課程的規劃,豐富孩子對節慶活動的經驗,藉由探索節慶中應景人事物的過程,增進對自己生長環境文化的體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讓孩子獲得多樣化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學會分享,以及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進而更了解各節慶的意義。
1.認識節慶的傳說由來和習俗
2.知道相關節日的慶典民俗活動
3.增進敏銳的觀察能力
4.體驗節慶活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