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體育館及信義樓廁所使用達48 年之久,尤其廁所陰暗且通風不佳、舊有管線破損,導致牆面地板滲水而產生臭味沖天及壁癌叢生,另外地坪有高低落差,地板及門板材質不佳、管線過長坡度不足等各種狀況。112年終於獲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及本市教育局的補助,得於113年2月開工,並於7月開放。在此感謝補助單位提供經費,讓全校師生可以在更有善的如廁環境中學習。
本案設計之現況環境研析與規劃課題如下:
(一)格局動線重新安排:廁所內空間窄小。
(二)水箱,馬桶,洗手台設備老舊。
(三)水管堵塞。
(四)壁地磚老舊,,廁所漏水(牆面白華)問題。
(五)廁所之衛生環境不佳。
(六)多處壁磚因屋齡老舊、地震、等因素,陸續有剝落狀況,地磚也因使用久了積垢。
(七)廁所地板年久積垢,管路鏽蝕等原因,造成如廁環境不良。
(八)洗手台、清洗台管路老舊漏水,原管路無法使用,多處修繕成明管。
(九)多處廁所坑位老舊,原設計採暗管埋設,連接環老舊漏水,造成修繕不易。
(十)空間狹窄,不符人體工學。
(十一)原建築廁所地板之小地磚,止滑功能不佳,便座地板落差大容易造成危險。
(十二)廁所暗管漏水,由地板接縫處滲出,修繕抓漏困難,造成環境衛生不佳。
綜合考量設計目標,並加入本校需求,進而訂定對策與規畫方針如下:
(一) 重新配置合理性空間平面,並新增一處性別友善廁所。
(二) 汰換老舊水箱,馬桶,洗手台設備。
(三) 重新配管。
(四) 汰換老舊壁地磚。
(五) 加強通風採光與洩水坡度設計,以維空氣流通乾燥。
(六) 重新配管並明管配置易於未來維修。
(七) 重新配置合理空間。
(八) 通風改善、採光及照明改善、管線器具及臭氣改善、蚊蟲防治等。
(九) 設備採用省水標章、綠廁所構想及概念、節電廁所、運用永續新材質及技術等。
(十) 考量整修後經常使用者比例、符合人體工學及使用。
(十一) 更換為止滑性佳之地磚。
(十二) 無門設計,為假日開放廁所。
本校廁所修繕最後於113年7月驗收完畢暨開放全校師生使用。感謝國教署及市府教育局的補助,以及設計團隊楊文慶建築師事務所和營造單位乙兆營造有限公司的一同努力,讓學校的如廁環境煥然一新,全校師生對於如廁環境的改善是有目共睹,原本乏人問津的廁所,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如廁選項,只要是到健康中心或是出入大校門口的小朋友,一旦有如廁需求,一定前往信義樓廁所,再也不用捨近求遠到別處如廁。
新增一處性別友善廁所
加強通風採光
洩水坡度設計
新增一處性別友善廁所
加強通風採光
洩水坡度設計
重新配置合理性空間平面
節電廁所
更換為止滑性佳之地磚
無門設計,為假日開放廁所
生活化美學空間營造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