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成功樓東側廁所使用達41 年之久,尤其廁所舊有管線破損,導致牆面地板滲水而產生臭味沖天及壁癌叢生,另外地坪有高低落差,地板及門板材質不佳等各種狀況。109年終於獲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及本市教育局的補助,得於109年9月17日開工。在此感謝補助單位提供經費,讓全校師生可以在更有善的如廁環境中學習。
本案設計之現況環境研析與規劃課題如下:
(一)格局動線重新安排:廁所內空間窄小。
(二)水箱,馬桶,洗手台設備老舊。
(三)水管堵塞。
(四)壁地磚老舊,,廁所漏水(牆面白華)問題。
(五)廁所之衛生環境不佳。
(六)多處壁磚因屋齡老舊、地震、等因素,陸續有剝落狀況,地磚也因使用久了積垢。
(七)廁所地板雖學生每日清洗,但年久積垢,管路鏽蝕等原因,造成如廁環境不良。
(八)洗手台、清洗台管路老舊漏水,原管路無法使用,多處修繕成明管。
(九)多處廁所坑位老舊,原設計採暗管埋設,連接環老舊漏水,造成修繕不易。
(十)空間狹窄,不符人體工學。
(十一)原建築廁所地板之小地磚,止滑功能不佳,便座地板落差大容易造成危險。
(十二)廁所暗管漏水,由地板接縫處滲出,修繕抓漏困難,造成環境衛生不佳。
綜合考量設計目標,並加入本校需求,進而訂定對策與規畫方針如下:
(一) 重新配置合理性空間平面,男、女廁需分開。
(二) 汰換老舊水箱,馬桶,洗手台設備。
(三) 重新配管。
(四) 汰換老舊壁地磚。
(五) 加強通風採光與洩水坡度設計,以維空氣流通乾燥。
(六) 重新配管並增維修管道間。
(七) 重新配置合理性空間平面。
(八) 通風改善、採光及照明改善、管線器具及臭氣改善、蚊蟲防治等。
(九) 設備採用省水標章、綠廁所構想及概念、節電廁所、運用永續新材質及技術等。
(十) 考量整修後經常使用者比例、符合人體工學及使用。
(十一) 更換為止滑性佳之地磚。
(十二) 設計一樓廁間鐵捲門,方便管制進出人員。
本校廁所修繕最後於110年1月31日竣工,且於同年度3月2日驗收完畢暨開放全校師生使用。感謝國教署及市府教育局的補助,以及設計團隊張揚東建築師事務所和營造單位鎧霖土木包工業有限公司的一同努力,讓學校的如廁環境煥然一新,全校師生對於新廁所的施工品質皆讚嘆不已,如廁環境的改善是有目共睹,原本乏人問津的廁所,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如廁選項,只要是到籃球場運動的小朋友,一旦有如廁需求,一定前往忠孝樓廁所,再也不用捨近求遠到別處如廁。
洗手檯槽內以磁磚材質施作。
一樓設置一間無障礙廁所,達成友善校園目標。
獨立設計儲藏空間,提供打掃學生放置掃具。
原本封閉型的牆壁,打掉部分製造適度的通風空間,使廁所的臭味散失。
管線採用明管,便於維修及發現管線漏水之處。
沖水器對於不小心弄髒廁間,提供方便清洗又不尷尬的使用理念。
壁畫以校內徵選方式,採用學生作品,讓學生有參與感。
直立式長方鏡,提供如廁人員整理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