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3.26 人數:160名 對象:國二學生
校園安全地圖宣導活動
時間:2012.4.2 人數:2700名 對象:全校學生
學校四周危險路口安全宣導活動
時間:2012.4.9 人數:2700名 對象:全校學生
校園安全結合社區宣導
時間:2012.4.10 人數:160名 對象:本校志工團
透過導師會報進行校園安全議題宣導
時間:2012.4.18 人數:70名 對象:全校導師
校園安全活動有獎徵答
時間:2012.4.23 人數:2700 對象:全校學生
校園安全之交通篇---書籤及公仔創意比賽
時間:2012.3.26 人數:1600人 對象:國一、國二
運動傷害緊急處理創意課程---課堂照片
從計畫申請國際安全學校認證後,開始重視傷病數據統計,所以在統計數據上明顯增加許多,但也代表本校確實在傷病統計做到最真實的紀錄,因為這樣才能更加確實了解學生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以便後續能做好積極安全防護工作
※99下學期和100下學期傷病統計資料(受傷地點)
從長條圖中觀察會發現,在執行3E計畫後,運動場及教室受傷比例下降5.4%和9.5%,代表計畫中的各項活動對於學生安全意識是有幫助的。
※99下學期和100下學期傷病統計資料(受傷部位)
受傷部位,頭部受傷多為同學在教室因為玩耍時不注意產生碰撞受傷,3E計畫實施後教室受傷比例下降,所以頭部受傷比例也跟著下降;另外下肢受傷增多主因,因為100下學期舉辦球類運動比賽,所以在練習與比賽時發生受傷比例較高,會加強學生在比賽時要多注意運動傷害的避免發生。
受傷類型
因為100下學期舉辦籃球、足壘球運動比賽,所以在練習與比賽時發生挫撞傷較多,會加強學生在比賽時要多注意運動傷害的避免發生。
受傷處理方式
學生受傷後,透過保健中心傷口護理與冰敷治療大幅增加,也代表受傷程度降低且與運動安全課程相呼應;另外較嚴重的傷病會由家長帶回或校方送醫,而100下學期比例降低許多,顯見3E執行計畫降低傷病嚴重程度。
受傷原因推測
(1)針對玩耍時不注意導致受傷比例上升,已擬定新的策略,於2012年10月推行幸福教室計畫,加強學生在運動場及教室內安全意識。
(2)推擠受傷明顯降低,代表3E執行計畫成效是顯著的。
(3)100下學期運動比賽較多,同學因熱身不足或太累導致受傷,已擬定新的策略,於2012年11月進行”運動安全主題”公仔創意比賽,讓學生對運動安全能更加認識。
交叉分析99下學年度2011(100.2-100.6)和100下學年度2012(101.2-101.6)發現比較,3E策略實施後七年級男生由75%下降為65.9%,八年級男生由55.6增為64.1%,九年級男生由70%降為64.7%。推論男生受傷情況是降低的。
原本受傷時間為上午最多,3E策略執行後,七年級由75%降低為56.6%,八年級由77.8%降低為51.3%,九年即由90%降低為52.6%。
交叉分析發現,運動場和普通教室傷害率總和呈現降低的分布,七年級由100%降低為72%,八年級由78%降低為71%,九年級由90%降低為58%。
由受傷種類發現,割裂傷部分下降,但挫撞傷部分升高,會將此狀況進行討論,加強在挫撞傷部分宣導。
交叉分析資料發現,學生受傷原因還是以玩耍時沒注意居多。
※綜合論述
透過全校師生與社區志工的努力,3E計畫順利進行中,並以優先議題「降低學生在運動場、課間教室意外事故的發生率」為主軸,針對99下和100下傷病資料數據作分析,作出以下結論:
(1) 99下傷病人數32人,100下傷病人數521人;人數明顯增多,並不是因為學校安全出問題,而是因為開始重視學校安全而加強傷病統計資料的完整性,所以傷病人數明顯增加是正常的;另外從受傷地點百分比長條圖數據發現,運動場及教室受傷比例下降5.4%和9.5%,也達到優先議題降低運動場、課間教室意外事故發生率5%的目標。
學校結合社區醫療資源進行CPR訓練
樓梯加裝無帳號設施--防護緣(避免拐杖滑出)
未安裝 安裝後
無障礙坡道加裝導盲磚
未安裝 安裝後
樓梯止滑工程,避免學生因下雨濕滑受傷
改善前 改善後
校園內安全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