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助教師經由資料蒐集,檢核自己敬業精神與態度。
2.透過檔案文件的選擇說明自己敬業精神與態度。
3.經由自我省思,讓自己成為一位熱情洋溢、敬業樂業的教師。
【D-1 信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
D-1-1 遵守教育人員專業倫理信條及相關法令規定。
1.倫理信條:請參考各學術團體及教育專業組織訂定之倫理信條或自律公約。
2.相關法令規定:如教育基本法、教師法、國民教育法、師資培育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各縣市或各校聘約準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別平等法、特殊教育法…等。
D-1-2 尊重學生、家長及教師個人資料的隱私性。
1.個人資料:係指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之應予保護之資料。本重點適用之對象含老師對同學、老師對家長、老師對於學校同仁…等。
2.校內辦理活動或處理公務所使用之資料亦應遵重本條文規範之精神,予以適切保密。
D-1-3 關懷弱勢學生,尊重其受教權。
1.弱勢學生:包括經濟、區域、身份及學習之弱勢學生。
2.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能積極關懷弱勢學生,透過專業及合法程序,提供協助,確保學生學習主體性以,維護其受教權益。
D-1-4 關懷文化與經濟弱勢的學生,尊重其受教權。
【D-2 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獻教育】
D-2-1 參與學校各項教學事務。
教學事務:宜包含二方面,一方面指老師積極投入ABC層面教學事務之專業成長;另一方面教師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協助指導學生、學校團隊參與校內外各項教學活動或競賽。
D-2-2 參與學校各項訓輔工作。
訓輔工作:宜包含二方面,一方面指老師積極投入ABC層面訓輔知能之專業成長;另一方面教師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協助指導學生、學校社團參與校內外各項訓輔相關活動。
D-2-3 參與教育行政工作,協助推動校務/教育革新。
1.教育行政工作:配合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行政,推動教育的相關事務。
2教育革新:針對教育議題、政策或校務,參與研發或執行。如:參與推展「永續校園」、「活化校園」、「健康促進學校」、「補救教學」…等計畫。
D-2-4 參與校內外教師專業組織或團體。
教師專業組織或團體:係指較長期性之組織或團體,例如教師專業組織、專業學習社群、教育專業學會…等。
【D-3 建立與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合作關係】
D-3-1 與學校同事良性互動且相互合作,形成夥伴關係。
教師專業組織或團體:係指較長期性之組織或團體,例如教師專業組織、專業學習社群、教育專業學會…等。
D-3-2 與家長及社區良性互動且相互合作。
1.良性互動:教師能與教育夥伴(學生家長、社區專業人士或組織等…)保持正向良好關係。
2.教師與家長、社區互動之目的,是以協助學生學習為主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