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車日

9月21日世界無車日

汽車帶來方便,但是今天,已經成為環境和公共安全問題。為了讓人們不受汽車帶來的污染和對行人的安全威脅,於是有人發明"無車日",讓市中心沒有汽車──至少沒有小轎車,只有行人、自行車、公共汽車和一些特殊用途的汽車。

法國在1998年9月22日在三十多個城市實施「無車日」,很成功,去年9月22日繼續,在法國有六十多個城市參與,法國之外有一百六十多個城市跟進,也非常成功。今年9月22日(五)則第一次"正式"在全歐洲舉辦"無車日"。此外,意大利多個城市從今年2月6日(日)起每星期日為"無車日",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今年2月24日(四)為"無車日"。

「無車」的主要用意並非在限制汽車的通行,而是保留一部份的活動區域專供行人、腳踏車、低污染的交通工具及大眾運輸工具來通行,並且鼓勵人們思索個人的交通方式會如何衝擊我們的環境,以及更乾淨有效的運輸方式能如何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目前較普遍的作法包括無車日(Car Free Day)、無車城(Car Free Cities)、以行人為導向的商店街、鼓勵非機動車輛進入休憩據點(如公園)等。

在台灣,希望新環境基金會及其他環保組織能夠推動"無車日",並由政府實施。

既然國際間已發起9月21日(四)為無車日,那麼台灣可以響應,並由各政府、環保團體和個人計劃,通過電腦網絡溝通,吸取各國經驗,交換文宣,等等。建議至少台北市和高雄市這兩個直轄市大規模進行,而其他市鎮也可以按照規模把市中心公共汽車能及的一帶劃為"無車城"。

「無車日」的目標主要有下列幾項:

• 重視大眾運輸系統,讓市民在不減損移動性下使用大眾運輸工具。

• 提升民眾騎乘腳踏車、路跑或步行之風氣,促進民眾身心健康。

• 讓民眾體驗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 觸發市民對機動車輛文化的反省。

• 抒解交通及環境品質問題。

• 兼顧經濟發展、生活品質、環境意識、社會公平的無車先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