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導向協作式組織-3

參、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

為了要有系統地找出運營目標所需之資源與進行方式,實施企業架構是唯一有效之途。透過企業架構分析手段,使企業內部及外部專家顧問更能清楚瞭解企業現況,進而指出具體企業改造提昇競爭力之方案。企業架構更是政府或企業決策資訊資產,透過一系列企業架構程序,訂定出:

    • 具有時間表之企業任務
    • 執行這些企業任務所需要之資訊
    • 執行這些企業任務所需要之科技
    • 因應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所需要執行之程序計畫

一、企業架構目的

    • 確保企業各種活動動機及執行結果,與企業運營目標一致。
    • 確保企業在執行組織間各種商業流程,其介面與資料交換有效與一致。
    • 企業能更有效率精準地執行變革管理。
    • 企業能更有效率地調度企業資源,精簡管理系統開發,及早將商品服務推向市場〈Time-to-Market〉。
    • 執行企業架構程序時,會產出各項決策指導資訊文件,成為能再使用與自我演進─企業知識管理之一環。

二、企業架構效益

    • 為了使企業商業活動有更縝密之規畫與決策品質,要有系統地描述企業運營目標與任務活動。
    • 在企業內部組織形成活動統一詞彙與制定標準,要改善組織間溝通模式。
    • 協助企業經營層能更有效率地管理企業複雜環境,要提出架構性觀點與大型系統間溝通。
    • 使企業能有效率地運用科技管理系統,要能使系統間資訊支持決策應用與保持一致。
    • 要使企業組織系統間資訊能更準確即時一致地分享。
    • 要提供企業管理層商業活動決策評估工具,包括:衝擊、成本、風險、替代方案、與耗損。
    • 在成本與時效要求下,就能指出該建置改善那些高品質、高彈性之應用系統。
    • 在企業內部提供資訊分享機制,能更早達成資訊經濟使用規模。
    • 能加速各應用系統與程序間整合。
    • 能確保企業活動符合審計規定。

組織要實施企業架構之目的,是要能:

企業架構能為政府或企業帶以下效益:

三、企業架構內涵:

    • 基時架構分析〈Baseline Architecture〉:針對企業焦點面向,凝聚企業內部共識,有系統地描述企業當前〈As-Is〉運營模式。
    • 目標架構分析〈Target Architecture〉:針對企業焦點面向,凝聚企業內部共識,有系統地制定企業可期待之未來〈To-Be〉,企業新運營模式。
    • 轉型計畫〈Sequencing Plan〉:針對企業現況基時架構,訂定具體可行演進計畫,帶領企業邁向下一步目標架構。

四、企業架構分析

    • 企業方向圖: 鳥瞰企業整體營運,依前述企業現況各種面向〈經營願景與策略、營運目標與戰術、市場評估與競爭力‧‧‧等〉建構多層次關聯圖。

當然將企業架構做完整有系統地分析建構,殊為複雜。需要有建構工具始能事半功倍,由工具將前述分析結果,產生以下各圖:

  • 商業概念圖:簡述商業運作模式,包括獲利模式,商品及服務內容,建構企業整體多層次商業概念圖。
    • 企業溝通圖:以企業組織部門為元素,依地理位置、服務類別,建構彼此多層次交互作用關聯圖。
    • 程序圖:依企業組織、服務類別,建構該部門內部與其他部門間,相關服務類別下之作業程序圖。
    • 組職架構圖:依地理位置、服務類別,建構組職階層架構圖。
    • 應用程式架構圖:包括應用程式間調用層次、軟體架構〈入口網、內容服務、應用系統服務〉、資料庫、檔案系統、特殊設備等關聯圖。
    • 服務導向圖:依地理位置、使用族群〈客戶、供應鏈、政府機關、公司內部、應用程式間〉、應用系統等建構多層次多面向,各式服務說明圖。
    • 技術基礎架構:依地理位置、服務類別、應用系統等建構多層次多面向,包括硬體與網路設備系統圖。

伍、企業架構方法

針對企業現況基時架構,訂定具體可行演進計畫,帶領企業邁向下一步目標架構。

企業架構分析方法:

    • 要界定運營目標結構元素〈Structural Elements〉
    • 結構元素通常是企業有交互作用的組織,包括價值鏈合作夥伴,甚至可以是競爭對手,端視運營目標要解決的問題層,或是服務層。
    • 結構元素也可以是企業活動文件〈Activity Documents〉,通常是表單或結報,這是從文件管理〈Content Management〉來分析企業觀點。
    • 結構元素具備有特質屬性〈Attributes〉,其屬性為運營目標所關注之資訊〈Information〉,通常是運營目標該結構元素施作其行為時所需要或者所提供之欄位。
    • 結構元素屬性具備方向性,表明該屬性對結構元素,或其施作行為而言,是提供者〈Publisher/Write〉、是消費者〈Subscriber/Read〉,或者是兩者。
    • 結構元素屬性具備時間性,表明該屬性對結構元素,或其施作行為而言,在某時間限定內屬性方為有效。
    • 基於企業多樣活動,一群結構元素集合,組成不同活動領域〈Domain〉,所有領域之聯集就是企業活動總領域,通常應用結構層次圖表明企業不同領域之活動。
    • 一個結構元素通常都肩任多個活動領域角色,提供或者接收著不同服務。
    • 結構元素與其它結構元素之間, 可以用結構元素連結圖表明以此關係。
    • 要界定運營目標結構元素行為〈Element Behaviors〉
    • 結構元素行為是結構元素對其他結構元素所提出之服務。
    • 結構元素所提出之服務行為,可以用結構元素服務圖表明行為細節。
    • 結構元素行為依該行為所需之屬性施作,其產出為另一個接收服務結構元素之屬性。
    • 結構元素行為是真正施作具體演算處理者。
    • 結構元素行為是有粒度區別的,通常是規劃運營目標所決定,且規劃目的左右著預算,決策者不應期待會有一個與預算不相稱企業活動之誕生,更遑論通常預算都是被低估的。
    • 有時在不同企業活動中,提供服務與接收服務者是同一個結構元素,藉由與前次屬性值比較,若符合繼續施作條件,則當作是下一次行為之輸入,遞迴至臨界條件才逸出〈Back-Propagation〉。
    • 依據企業活動,將一系列結構元素行為相鏈結,就是商業流程。
    • 應用結構元素行為圖表明結構元素與交互行為細節。
    • 要結構與行為合一,使結構元素與其行為合當。當行為所需之屬性其結構元素並不能完全提供,或施作行為所需之資源其結構元素並不能負荷,當然也就無法滿足企業活動。

六、Zachman 企業框架

Zachman 企業框架為企業架構實施提供組織凝聚共識工具:

為了尋找並界定結構元素與其行為,必須要有一套系統科學方法,Zachman 架構框架〈Zachman Architecture Framework〉常被應用為企業架構分析方法,在不同企業面向中界定結構元素與結構行為。

Zachman 架構框架採用 X-Y 軸分別為萃取層與面向層之 2 維分析表〈範例如下〉來協助架構分析:

    • X 軸〈萃取〉:
        • 資料〈What/Data〉
        • 功能〈How/Function〉
        • 網路〈Where/Network〉
        • 時間〈When/Time〉
        • 動機〈Why/Motivation〉
    • Y軸〈面向〉:
        • 範圍〈Scope/Contextual〉
        • 企業模型〈Enterprise Model/Conceptual〉
        • 系統模型〈System Model/Logic〉
        • 技術模型〈Technology Model/Physical〉
        • 其它模型〈Detailed Representations/Out of Context〉

每張 Zachman 框架分析表可以是達成運營目標所關注的功能,是企業總體活動的一個圖層,特別是自身系統功能與外部關聯的人事時地物間的關係。而面向層可以依系統粒度及需求而擴充,在 Z(x, y) 中則記錄著該面向中所要萃取資訊。

Zachman 架構框架僅能表明面向與事務為何,但不能清楚指出具體架構元素與其行為,也不易表明結構元素行為施作所需屬性與產出,同時企業活動之間關聯也無從自分析表中獲得。

然而 Zachman 框架分析表對於如何理解企業活動與應用系統開發目的仍有貢獻,進而點出系統範圍內有那些結構元素與行為,企業活動完成後再回頭檢視是否與當初規畫抵觸及預定達成之效果。沒有實施架構分析,僅藉由傳統事務分析機制,使用者常因為較晚參與企業活動前規劃,往往不明瞭企業活動規劃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