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月號



世界名導 : 華裔恐怖片大師溫子仁 James Wan
溫子仁導演在11歲時就築起了電影夢,由於母親常帶他一起看恐怖類型的影視作品,使他從小被嚇到大,也嚇出對恐怖片的喜愛。而父親在他14歲時過世的打擊,也間接導致他對恐怖片的迷戀,從小到大作過的惡夢成為他恐怖片的素材和原形。這讓人得以領會他拍恐怖片的原則和成功要領:必須先嚇到他自己。
溫子仁在2000年編導第一部恐怖電影《冥府》,之後執導的《奪魂鋸》,成本雖小但票房卻意外的高,也打響了溫子仁“華裔恐怖片導演”的名號。在這之後,溫子仁執導的「陰兒房系列」與「厲陰宅系列」再度讓溫式恐怖席捲全球,不以血漿四濺或噁心鏡頭的直觀視覺景象嚇人,而是透過暗示性鏡頭與堆疊恐懼的方式,讓觀眾發揮想像力,為畫面外的東西屏息、坐立難安,將心理驚悚玩得淋漓盡致。
溫子仁強調自己是電影迷,並非恐怖片迷。他也喜歡拍動作片、愛情片,喜歡拍大製作的主流商業片,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就在林詣彬導演提出不再執導《玩命關頭7》後,溫子仁一直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雖然他不為很多人看好,但是《玩命關頭》系列的製片人卻慧眼識珠,他認為溫子仁在恐怖片上的成功證明了他有三種能力:1.擅長把握觀眾心理2.懂得進行成本控制3.能突破平凡的想像力而溫子仁果然創造了一個大大的奇蹟,《玩命關頭7》僅用了17天全球票房就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創造了影史最快成績。深諳恐怖片技巧的溫子仁也不謙虛地說:「我擅長的就是營造緊張氣氛。」
隨著《玩命關頭7》的熱潮,溫子仁變得炙手可熱,由此被華納相中,力邀導演《水行俠》,加上其他片約,在好萊塢大片導演名單中,溫子仁已經占據一席。亞裔導演想在好萊塢立足並非易事,但溫子仁不僅闖關成功,而且還在好萊塢的地盤上發展得勢頭生猛。



私心推薦:失魂 Soul失去的是再也回不來,但回的來必然不會輕易失去
-劇情簡介-日本料理師傅阿川與父親關係疏離,某天在工作中突然昏倒,店內同事將阿川緊急送往醫院檢查,卻找不出阿川昏倒的原因。同事將阿川送回家中休養,此時見到父親與姐姐的阿川卻像是看到陌生人一樣。相隔不久,父親發現女兒渾身是血倒臥在地,一旁的阿川仍然面無表情。感到哀痛與疑惑的父親質問著兒子怪異的舉動,得到的答案卻讓原本平靜的生活掀起一陣巨浪。
-拍攝手法-1.色彩畫面顏色非常飽滿清晰,沒有調色企圖營造氣氛,打造真實性。2.影像開場時,導演夾雜場景與黑幕交替,伴隨高音階的鋼琴聲營造緊張、變奏的《青春舞曲》將故事駛向詭譎。光是開場就抓住觀眾情緒,當下全場無聲靜默,屏息見著故事進行。3.自然暗示片中有許多自然場景,如山上的雲裊、佇立的樹林、昆蟲動作。前兩者,暗示著離群索居,遠離城市,營造出一種隔離感,彷彿自然的靈氣流動一般。至於昆蟲,鍾導覺得昆蟲是生物圈的一種動物,人類也是,但只是人類自許萬靈之長,和生物劃上界線。他說,這些昆蟲的爬動、飛舞代表著角色狀態、情緒。
-獲得獎項-第1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鍾孟宏)最佳男主角(王羽 )最佳攝影(中島長雄 )最佳音樂(曾思銘)第50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杜篤之、郭禮杞)



本月熱播 : 靈魂急轉彎 Soul「『火花』是活著的熱情,不是活著的目的」
有一天,小魚問一隻老魚:「海洋在哪裡?我要去找它!」老魚:「海洋?你就在海洋當中了啊!」小魚:「不!這不是海洋!這是水!」老魚:「我們一直都在其中,沒有離開。」
皮克斯的作品一直都是膾炙人口的,常常會有特殊的寓意想要告訴觀眾,和前幾部作品想要告訴我們的比較不一樣,靈魂急轉彎想要說的似乎又更上一層樓: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喬跟22號似乎有著完全相反的性格,喬是一個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犧牲正職工作的人,而22號則是對任何事情都找不到熱情,誤打誤撞下,喬開始幫助22號找到屬於生命中的火花,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火花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在電影中,靈魂先修班的靈魂們一定要找到一個火花才能到地球,但火花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或許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火花,也常常因此覺得沮喪,甚至為此放棄生活,也有人會執著於尋找自己的火花,到最後反而變成行屍走肉,沒辦法享受,但其實有時候,我們只要好好的體驗生活就好了,千萬不要為了火花而活,或許藉著體驗生活,我們有朝一日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火花使人向前,也可能是任何事,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那也會是人生最開心,最美好的狀態
靈魂急轉彎帶給觀眾的意義和以往非常不同,以往的作品似乎都在告訴我們追尋夢想的美好,但這次的作品卻告訴我們:夢想這件事,其實有點言過其實了,我們無須證明自己哪裡特別,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有時候,甚至懷著夢想會比達成夢想還快樂,把握自己所有的,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層意義




經典重現 : 愛滿人間 Mary Poppins Returns
接續華特迪士尼生前最愛的經典,繼《歡樂滿人間》瑪麗包萍再度以《愛滿人間》回歸,帶著觀眾重回52年前的想像
-電影寓意-保有迪士尼的一貫作風--老少咸宜與充滿正向寓意,電影各角色獨一無二的人物性格表現孩子的天真與大人現實社會中的黑暗, 其中更暗藏玄機,利用點燈人這個角色來象徵希望人們能夠在黑暗中替自己與世界點亮一盞明燈,以及銀行父子的對比來彰顯麥克班克斯到現實社會中對生活興致的起落,其實比起希望孩子繼續保有想像力,瑪麗的回歸最重要的是要讓行走與社會冷漠中的大人們再度對生活產生樂趣,看似是作為班克斯孩子的保母,卻只是以此做為輔助,真正的用意是希望與孩子一同帶回父親從前的回憶,這樣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能從片中得到不同的意義,並透過歌舞劇來闡述道理,讓故事情節更為鮮明及吸睛,讓多年前的經典再度傳唱,讓瑪麗包萍再度活躍於我們的想像。
-拍攝手法-透過卡通與真人同時在大螢幕上虛實交錯的互動,讓整部電影更為有趣,在當時《歡樂滿人間》以此手法呈現時引起了一大好評也成為一大突破。
-《大夢想家》-其實在2013年時也有上映一部相關作品也就是描述當時《歡樂滿人間》如何躍上大螢幕的心路歷程,但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並不廣為人知,可是裡頭卻埋藏著許多瑪麗包萍這個系列的秘密,例如角色原型人物是誰,作者為什麼要創作《歡樂滿人間》等等令人感動的秘密,因此,在看完《愛滿人間》或是《歡樂滿人間》後,應該要再把這部電影欣賞完,才算完整的理解整個故事的意義所在。
-迪士尼永恆經典-迪士尼在這幾十年創作了好幾十部的經典動畫,也在與皮克斯併購後陸續上映了許多啟發人心的大作,其中令它永恆不衰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它每部作品身後的意義,看似帶給孩子們歡笑其實同時也在教導孩子,而愛滿人間更是同時也給大人們上了一課,如此用心之作值得繼續傳唱下去。

知名演員 : 艾瑪華森 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演藝經歷-6歲時,艾瑪·華森希望能成為一個演員。當她10歲時,便已經參與過學校的多部的舞台劇演出。1999年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飾演妙麗·格蘭傑,這部電影是華森的銀幕處女作,而之後也繼續主演《哈利波特》系列連續8部電影,同時她也獲得了多座獎項,例如:<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青年女演員<奧托獎>的獎年度電影女明星(金獎)<國家電影獎>的年度表演獎等等......但同時她也為此離開學校,因此她總共必須用5年的時間去完成4年的學業。拍攝完《哈利波特》後,2012年華森在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挪亞方舟》中扮演挪亞之女伊拉、2013年出演《星光大盜》、2015年華森在《美女與野獸》的真人版電影中出演女主角貝兒、2018年華森取代艾瑪·史東,主演經典小說《小婦人》的改編電影《她們》,飾演的角色為瑪格。
-女權事業-2014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權能署親善大使並於聯合國發表演說,為聯合國女性運動「他為她」(HeForShe)拉開帷幕,號召男性主動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但她也因此受到多份威脅,不過華森表示,她並不會因此望而卻步。2015年,華森還在世界經濟論壇年度冬季會議上演講,倡導性別平等,她也在2015年的99位最傑出女性中,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