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翠劇場創立於1993年。創團團長周逸昌先生2016年於印尼求藝途中驟然離世。現由資深團員陳佳雯及魏美慧在2017年於臺北市重新立案,並擔任正副團長一職。2018年受臺灣戲曲中心邀請,於夏日生活週演出復團之作《行過洛津》,也於同年獲選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劇團重啟營運後,不僅延續前團長探索表演美學的理念,也不忘推廣南管與梨園戲使命,期盼保存傳統南管的歷史源流,並在不違背藝術本質精神的原則下,於傳統表演藝術美學與現代劇場表演的融合裡,激發舞台新想像。
成立於1987年,1988年受邀參加利賀藝術節,演出作品《系宇夢》獲得極高的評價。「我非常滿意。……這個作品的框架明瞭,結構也十分完整,還有舞踏手成熟的技巧令人驚艷」(長谷川六《新劇》)。
隔年1989年在利賀藝術節演出的作品《皮膚宇宙之塔》(改換標題為《一棵樹的故事》)的創新性受到讚賞,相關評論指出:「這個作品將舞踏寄託於兩棵樹木的姿態,從生長、死亡到再生,描寫世間萬物的生命時間。……現在白桃房的舞踏創作以友惠靜嶺為中心,一方面繼承土方舞踏,亦可見其開始發表新穎且更具普遍性形式舞踏的可能性。」(立木燁子《Theatre Arts》)
1990年在松本現代演劇祭的作品《遙蓮》得到激賞:「從舞台升起的那股懷念的感覺,究竟是什麼呢。……可稱之為無身分認同的原點……當代表現的特徵是喪失原創性,本作遠超過那種層次,主張了本身的獨創性與正當性。」
1994年在紐約喬伊斯劇院演出,紐約時報給予高度評價:「Beyond Butoh,超越歷來的舞踏範疇,傳遞舞踏的根源」。《村聲》雜誌則評為:「我逐漸理解到,舞踏這樣強烈的、異國的東西,作為『他者』的同時卻具有普遍性的事實」,徹底顛覆一直以來日本國外對於舞踏的觀點。
從爵士樂、古典音樂、日本音樂、現代舞,到攝影師伊奈英次(攝影展《燦光》、荒木經惟《寫真時代》雜誌)、當代藝術家小林健二、韓國當代藝術家、影像作家陸根丙等,本團與日本國內外各領域的藝術家進行跨域合作。經常在日本搖滾樂的代表樂手hide(X JAPAN)的巨蛋公演中擔任客座演出。此外也持續進行志工活動,到老人福利設施、啟聰學校、福利機構作業所、小學等進行公演與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