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仍使用"活字排版印刷"的台鐵票務中心

位在台鐵宿舍南側就是現在的票務中心,是臺灣極少數目前還在印製的活版印刷廠,主要是負責印製臺鐵各種營業用單據以及硬式車票,由於票務中心印製的 車票屬於有價證券,猶如印製鈔票的中央印製廠,相對的管制也嚴格。在電腦售票尚未普及的年代,票務中心每天的印製量高達四、五十萬張,運送車票的鋁箱,當時是中壢車站第一月台上最常見的待運貨品。中壢站行李房,是運送行李及貨物的地點。車票在運送過程中,需要從行李房進出,因此與票務中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6年之後,臺鐵全面電腦售票,只有少數幾個未裝設電腦售票系統的站,還是使用硬票,以及紀念票如永保安康、追分成功。活版印刷在國內已漸漸沒落,全臺灣只剩一家日星鑄字行,活版油墨也只買得到黑、紅兩色,這些印證時代的建築與文物,理當保留下來,讓後代了解台灣歷史脈絡與發展。

票務中心是台鐵車票印製的地方。車票的印製業務分成兩個區,硬票房及房印製兩個系統,最大的是分別與印刷方法不同和紙張選定不同。名片式的硬式車票較屬於活字印票體系,票的選紙的厚度大多在500磅的特製厚卡紙。而軟票房除了補足硬式車票的生產不足外,早期台鐵各式薄紙票,補價出票、列車上用補助補價票、回數票、薄紙月台票等等都是軟票房的業務範圍,而軟票的紙質在180磅以下的紙張為主。

硬票

俗稱「硬票」的名片式車票,是英國人艾德門森研製,在1840 年代開始被英國的曼里鐵道採用,之後逐漸風行至全球各地。這種車票的特徵,除30x57mm的標準尺寸之外,最關鍵的是在票背印上連續的流水號,並存放在專用的木櫃中待售。

印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