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剛性防水材料?(中篇)
(承上篇)
三.台灣現行相關的標準規範
1. CNS 3763 水泥防水劑
防水劑依其用途分為水泥砂漿用及混凝土用兩種,主要檢驗指標是吸水比、透水比和強度比;前兩項指標要求0.5以下(摻和防水劑試樣/未摻和防水劑試樣的吸水量(g)和透水量(g)比),後一項指標要求0.85以上(摻和防水劑試樣/未摻和防水劑試樣的抗壓強度比)。
註:砂漿用和混凝土用防水劑的試驗方法相同,只有透水比試驗的水壓不同,砂漿用是9.8KPa(0.1kgf/cm²),混凝土用是294.0KPa(3 kgf/cm²)。
解析:
1) 市售防水劑要通過CNS 3763 TAF(全國認證基金會)版的檢驗並不容易,所謂TAF版,簡單說就是完全依照標準的規範進行檢驗,而不是由送檢廠商自訂試樣條件(例如水泥和砂的配比等);
2) 常用防水劑如有機矽(矽烷/矽氧烷)、脂肪酸鹽等,其作用主要是憎水(斥水),但摻量稍多就會降低強度,特別是脂肪酸鹽對強度的影響更大;如何在三項指標取得一個最適的平衡點,並兼顧施工的和易性,正是防水劑生產廠商工藝技術高低的關鍵所在;
3) 防水的重點不是看表面的憎水(斥水)性,而是要防止水從迎水面(外牆)透濕到背水面(內牆),防水透氣的觀念是允許表面可以少量吸水,但要有一定的抗滲能力(不透水性),並保持透氣,讓水分自然蒸發,這亦是剛性防水材料有別於塗膜類防水材料的重要價值;
4) 遺憾的是,CNS 3763透水比實驗所用的水壓太小,所以通過CNS 3763檢驗的防水劑,實務上配成防水砂漿後,未必能通過CNS 15517(普通預拌乾混水泥砂漿料)中的乾混普通防水砂漿(DW)對抗滲等級(P6,P8,P10)的要求;因為P6 要承受的抗滲壓力是0.6MPa(等於6 bar; 約6.1182 kgf/cm²),和CNS 3763 檢測透水比所用的水壓(約0.1kgf/cm²)有天壤之別,兩者相差高達60倍以上。
CNS 3763和15517沒有對接好的原因,筆者估計前者主要沿襲日本標準,後者則是參照中國大陸的標準GB/T 25181(預拌砂漿);CNS 3763雖然是檢測透水比,但檢測用的水壓太小,造成一些主要效能僅在於表面憎水(斥水)的防水劑,雖亦可輕易通過透水比0.5以下的指標要求;但卻無法達到CNS 15517對防水砂漿的抗滲要求。
中國大陸也有砂漿、混凝土用防水劑的標準(JC 474),其中一項檢測項目,即砂漿用防水劑的透水壓力比(摻和防水劑試樣/未摻和防水劑試樣),但其水壓是從0.2MPa開始,一直到1.5MPa為止,也就是其JC 474和GB/T 25181兩項標準是具有一貫性的。
2. CNS 15517 普通預拌乾混水泥砂漿料
CNS 15518 普通預拌乾混水泥砂漿料試驗法
乾混普通防水砂漿(DW)的主要指標要求:
抗壓強度(MPa):10,15,20 (約等於1450,2175,2900psi)
抗滲等級:P6,P8,P10(0.6MPa,0.8MPa,1.0MPa)
解析:
1) 防水砂漿抗滲能力的優劣,除了取決於摻入的防水劑外,砂漿本身的配比亦是關鍵因素,如果和標準所訂的1:3(水 泥:砂)相去太遠,譬如水泥:砂來到1:5,或是另摻加機仔粉、海菜粉等對強度影響較大的添加劑,那麼加再多的 防水劑也是枉然,不如省下這筆費用;
筆者強烈建議配製防水砂漿,最好使用市售的1:3預拌砂漿,因為這類的預拌砂漿多數已考慮到施工的和易性,也 就是已有摻入一些添加劑,在施作上應不致造成師傅們的困擾;
2) 不是只有選用通過CNS 3763 檢測的防水劑,最好還要該防水劑配成防水砂漿後,可以達到CNS 15517 防水砂漿抗
滲等級要求(P6以上)的檢驗文件。(原因請參見本文三.之1.之4)的分析)
3. 缺少防水混凝土的相關規範
CNS有關混凝土方面的標準約150個,但沒有防水或抗滲混凝土的定義和規範,目前能依循的,還是我們熟悉的CNS 3763 對混凝土用防水劑的規範。
另,CNS 12283 (混凝土用化學摻料)雖有提及“特定性能摻劑”,但註明不包含主要用於乾鑄混凝土產品之摻料,例如塑化、疏水和白華控制等;CNS 12891 (混凝土配比設計準則)有提到耐久性(須能抵抗特殊暴露之環境),主要指暴露於凍融和含硫酸鹽溶液之環境,其中的須具水密性之混凝土,規範的亦只是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抗壓強度。
不過,近年來預拌混凝土廠商已開始關注防水/抗滲混凝土的市場,國產建材、台灣水泥等公司的官網,都有提及防水抗滲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等的產品及發展方向,相信市場蓬勃指日可待。
(接下篇)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