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水混凝土
結構自防水的概念,現在得到愈來愈多行業人士的重視,防水混凝土就是結構體自主防水的核心重點,通過摻入適當的防水劑(外加劑),包括但不限於生成水化矽酸鈣(C-S-H)和鋁酸鈣複鹽(結晶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抗裂能力,進而增強混凝土的耐久性,達到防水與結構體同壽命的最高境界,這是所有工程業界應努力的共同目標。
2. 防水砂漿
1) 防水劑防水砂漿
目前使用最多的防水劑是有機矽(矽烷/矽氧烷)和脂肪酸鹽(例如硬脂酸鈣、硬脂酸銨等);過去使用較多的無機鋁鹽或氯化鐵等,因一些因素,目前已較少使用。
2) 彈性水泥(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簡單說,就是砂漿+樹脂(聚合物),按組份區分,可以分成單液型和雙液型(粉料+液料);按聚合物區分,主要有丙烯酸共聚乳液、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和其他類(如氯丁膠乳液等)。目前以丙烯酸共聚乳液的應用最廣。
彈泥因有摻入樹脂,有些人會質疑它還是剛性防水材料?筆者認為它仍然是偏剛性的防水材料,但只適合作為中塗層,且不適合施作於背水面(負水壓)防水。
筆者要強調,剛性和柔性防水材料(以(有機)塗料、卷材等為主)各有其優、缺點,兩者並非對立關係,,基本上「以剛為本、剛柔相濟(結合)」才是務實的防水工法。
3. 剛性防水塗料或塗層
雖然迎水面(正水壓)或背水面的防水都可施作這類材料,但更多是應用在背水面(負水壓)的防水,主要分成兩種:
1矽酸質防水塗料(外塗)
『矽酸質』是引自日本的說法,實際就是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主要是由水泥、砂摻入一定量活性化學物質製成(活性化學物質由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鹽、絡合化合物等複配而成),具有較強的滲透性,能與水泥的水化產物發生反應,生成針狀結晶體,藉此堵塞/封閉毛細孔隙,起到防水抗滲的功效。(亦有內摻型(直接加入砂漿、混凝土)的滲透結晶型防水粉劑)
2水性滲透型無機防水劑(液體)
以鹼金屬矽酸鹽溶液為基料,加入催化劑、助劑,經混合反應而成,可堵塞/封閉水泥砂漿、混凝土毛細孔通道的防水劑。例如市面上常見的永凝液(DPS, Deep Penetrating Sealer)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品質的優劣,決定於其滲透深度 、裂紋修補能力和多次反應性(所謂無水休眠,遇水再生反應),基本上內摻的效果肯定優於外塗(外噴),背水面(負水壓)防水是受限於施工條件/環境不允許而尋求的工法。
註:以上分類未納入無機(剛性)防水堵漏材料,主要是筆者認為堵漏和防水分屬兩個不同領域,特別是速凝型的防水堵漏產品,主要用於嚴重滲漏或涌水的基體上,這部分日後再和大家分享。
(接中篇)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