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rows 2007/9

麻雀飛來又飛去

胡劉碧筠 2007/9

        年紀越大﹐好像依靠別人的幫助越強。尤其是外子最近要出門遠行﹐我獨留在家裡﹐覺得很不好受。想到要自己應付每天的生活﹐便感到很多無形的壓力。

        一天晚上﹐他看到高高的屋檐下築了一個雀巢﹐就拿一根長竹竿把它摔碎。誰知竟有三隻雛鳥兒也掉下來﹐其中一隻好像已奄奄一息。我們倆很難過﹐有點兒手足無措﹐只有小心翼翼地檢起來﹐放在貓缽內﹐鋪上軟軟的紙巾﹐再圍上厚紙﹐希望它們晚上不著涼。他們是很普通的雛鳥﹐深褐色﹐但嘴巴很寬﹐鮮黃色的嘴邊緣﹐鮮黃色長長細細的雙腳。我猜是麻雀﹐但又好像不是。

        只見三隻小鳥可憐兮兮地互相依偎著﹐好像相依為命的樣子。我們把這個缽子放在窗前盆架上﹐滿以為已完成了我們搶救之功。不經意﹐頭上傳來響亮的鳥鳴聲﹐我覺得腔調淒然﹐又快又尖銳﹐令人傷心。外子卻說他們只是嚷著「子曰﹐子曰」而已。抬頭一看﹐只見有兩隻麻雀站在屋檐邊﹐不停地吱吱地叫著。它們佇立在那裡﹐一點也不離開。「一定是它們的爸媽了吧﹗吱吱哀聲表示它們內心的傷痛。佇立在上面是要看守兒女吧﹗」外子喃喃自語。

        一幅父母之愛的圖畫﹐活現在我眼前。看看架上的小鳥﹐既無助又孤單。再看看上面的父母﹐聲聲悽涼﹐動人心弦﹐在那裡看守。這幅圖畫﹐道盡人間親情。

        猛然想起主耶穌說過﹕「兩隻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天父不許﹐連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憂慮﹐你們比許多的麻雀還貴重。」

        ===============

        第二天﹐趕快去看看它們﹐只見缽子內添了許多黑白色﹐點滴形的東西。我以為是鳥糞﹐但外子說﹕「那是塗在旁邊它們嘴邊的﹐可能是母鳥銜來吐出的糊狀食品啊﹗」他還說見過兩隻父母飛下缽邊把食糊銜來餵它們。「但到我走來﹐它們便飛去了。」

        於是我決定坐在屋內﹐離開窗前稍遠﹐盼望見到父母來餵它們。卒之看到了﹗只見母鳥飛來﹐停在缽上。我真高興了﹐但可惜牠只稍停片刻﹐又飛去了。但雖是片刻﹐我已看到父母的深情、長情。麻雀已去﹐我還佇立良久﹐要捕捉那份甜蜜無比的愛意。這幅美景﹐道及人間最美的愛。神知道我此時刻感到徬徨﹐特用這幅圖畫裡的麻雀﹐提醒我祂同樣地看顧著我。

        ================

        外子遠行去了﹐我獨自留在家裡﹐常常徘徊窗前﹐看看小鳥們﹐聽聽母雀的吱吱聲﹐感到安慰。第二天女兒一家從東岸搬來了。她特意買了一個小籃子﹐放上一些仿製乾草﹐讓小鳥們舒服一些。「媽﹐這才是正正當當的鳥窩啊﹗」晚上我們又放一大張厚紙皮﹐圍繞著那鳥窩﹐以免其他動物侵擾。

        第二天清早﹐看見一切如常。但數小時候﹐竟發現小鳥們已不翼而飛﹐只剩下空空的籃子。再看看屋檐上的父母﹐也不知去向。再聽不到吱吱鳥聲﹐屋外完全一片寂靜。忽然一個念頭湧進心頭﹕「你獨自在家﹐我差小鳥來陪伴你﹐提醒你﹕我在看顧著你。到你女兒來了﹐與你作伴﹐小鳥的任務完了﹐可以飛走了。」

        麻雀來訪﹐然後飛去﹐時間巧合安排﹐是何等美妙。又是神給我的引證。祂的看顧是及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