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理事長陳秋貴提供三個基金會,快樂學習營、誠致文教基金會、全球孩童創意行動(DF)等,供潘奎佑理事整理,並於106年6月11日第二屆校友會理監事會議中提案說明。
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簡稱DFC挑戰)是全球最大的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其於2009年在印度亞美達巴德市的河濱學校由Kiran Bir Sethi 校長發起。這是一個邀請10-14歲孩子「為改變問題而設計方法」的挑戰,我們期許讓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夠習得「做中學」的精神。DFC自2009年至今有包括美國、西班牙、日本、巴西等共約四十個國家加入,臺灣也是其中之一,累積參與學校數目超過三十萬所,遍及全球各地城市及鄉村地區,影響人數超過三千萬人。
介紹:
1.1 https://youtu.be/X_sB6NzBbUw?t=1
1.3 改變「做不到的自己」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
2.1 計畫目標: 幫助台灣各角落、經濟弱勢的國中小學生,接受免費課後輔導,享受學習的快樂。同時,協助全台各地、以免費課後輔導為服務項目的慈善團體。 二、使用目的: 為籌募「弱勢兒童」(貧困家庭兒童、單親家庭兒童、新住民家庭兒童、隔代教養家庭兒童) 「課後輔導」經費,總計新臺幣陸仟叁百貳拾萬元整。希望藉由此計畫,讓本會提供免費課輔之慈善團...
2.2 免費課輔-孩子的秘密基地
2.4 新聞: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38553
3.1 我們的願景
成就每一個孩子
讓孩子們都能夠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與步調來學習;
讓老師們都能實現對教育的熱情,讓每個孩子發光發熱;
讓家長們陪伴著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 找到自己的天賦。
3.2 我們的使命
關懷弱勢,科學救國
關懷弱勢的孩子,提供孩子平等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快樂學習、熱愛學習,發展自己的天賦,讓孩子有站 上世界舞台的機會。
科學救國,利用科學與科技的力量,為所有教師與孩 子,提供創新有效的「教」與「學」的路徑。
3.3 我們的團隊
誠致團隊有三不原則。「不難的事不做、不能造成深遠影響的事不做、不能擴大影響範圍的事不做。」
教育是個很難的題目,我們在不求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致力於達到我們的目標:「成就每一個孩子」。善用手中的資源,聯合所有正面力量,為教育的公平性、前瞻性與有效性努力。
3.4 我們的產品
均一教育平台是一個不斷優化的線上學習平台,希望提供孩子更平等的學習機會,創造符合教學現場老師所需的工具,真正落實個人化學習,讓每個孩子都學得會,有發光發熱的機會。KIST
有感於「非認知技能」,例如品格,對於孩子學習投入、甚至未來成就的重要影響,誠致從2014年起,連續三年邀請校長、老師前往美國,參加全美最大的理念學校體系KIPP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 舉辦之年會。
有感於KIPP理念與模式對於翻轉弱勢孩子的顯著成效,我們期許能以均一教育平台個人化學習與弱勢輔導教學的豐富經驗為基礎,融入KIPP的品格教育模式,以實體學校為場域,實現提供弱勢孩子平等學習機會的社會公義理想。於是從今年開始推動成立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 KIST (KIPP-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
校友會成立二年半以來,針對學校教育的參與能做什麼?學校本身有主管機關監督管理,學校校長、老師都受過教育學程,校友會理監事對於各行業的歷練豐富,但在教育的涉獵應不及於學校,依目前的做法均以學校提案申請,校友會撥費用,致於執行結果校友會也不便提出意見,但是校友會可以從目前的就業經驗思考問題,例如:「希望小孩在國中畢業時,具備那種能力?」或是其他更好的提問?目前以本人的建議,國中、小學生畢業應具備三個能力,網路自學能力、接觸程式訓練邏輯能力、感恩能力目前誠致基金會在使命:「關懷弱勢,科學救國」在網路自學及程式上都有整理。
三項能力:網路自學能力、接觸程式邏輯能力、感恩能力
A:訂出衡量指標。
B:請誠致基金,提供配合方式。
C:和學校討論可行性。
D:預算使用
a.每年提撥預算30%,提供學校申請。
b.其他經費申請,和衡量指標配合,經費中應含給老師的鼓勵。
A:學校老師、行政人員,平常均有列管工作,執行專案時,應盡可能以科技優化,減少工作量。
B:預算說明應明確,以年度費用%調整,不能以多多錢回覆,超出預算時,應不在撥款。
C:應充份溝通不求快、求順利進行。
D:應時時檢討,不要管太多。
5.1 校友會對於教育立場為何?
決議:
5.2 將教育經費應用,校友會指定的項目上?
決議:
5.3 其他
決議:
校友會教育立場,在經費使用上將70%的經費使用指定項目,提升三項能力:網路自學能力、接觸程式邏輯能力、感恩能力
網路自學能力、接觸程式邏輯能力:以誠致基金會提供均一平台為主要工具,並委請潘奎佑理事規劃。
感恩能力:目前另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