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7/12/09
地點: 創整教室
對象: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主辦: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 12 屆系學會
一開始聽到濕版攝影已經很少人在做,又因為講者陳姿華是系上畢業的學姊,因此一定要上前聽聽看學姊的經驗分享。上午經由學姊的介紹後對濕版攝影很感到興趣,系學會巧妙地安排下午就是實際操作製作濕版攝影的整個流程,在記憶點與好奇心最興致勃勃時有手作的身體感,更能加深對濕版的記憶。
當時我很納悶對於這種古老的技法在技術發達的時代居然還有人堅持著,對很多人來說最常使用拍攝技術的機具就是手機,簡單便利又輕巧,拍攝出來的畫質也不差,選擇濕板攝影器材多、笨重又很挑天氣,就因為這樣的麻煩不方便,因此就會更認真的看待拍攝,對於學姊來說濕版魅力之所在就是希望能與人互動,而被拍攝者也能在拍攝的等待過程中與自己對話,不過反思檢視自己手機照片裡的影像,不是和朋友聚餐照片或是遊玩照片就是一些想到要拍就拍的東西,很少有一張完整的全家福,學姊也因為濕版的攝影的整個流程中探討影像之外的事物,有趣的點往往不是最後洗出來的實體,而是過程中與背後所發生的事。
當天很不幸一大早就下著雨,濕濕冷冷的天氣其實在操作上蠻容易失手的,因為等待的時間需要更漫長,若在等待時有晃動到就會使得影像模糊,幸好天空在我們中餐後就透露出些許陽光,讓我們更增添拍攝出的成品。有些人選擇互拍、有些人選擇自拍、也有人直接享受在被拍得當下,種種不同的選擇在這過程中都是很渴望趕緊看到最終的影像。在學姐的帶領與助手的協助之下,每個參與的師生們都對於這場活動感到相當的滿足,不僅是手上的那張誠品還有內心對於濕版的敬畏心態,不一樣的攝影方式不一樣的理念想法拍出不一樣的味道,攝影的魅力太多太多了,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