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英語:3D printing),又稱增材製造、積層製造(英語: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可指任何列印三維物體的過程。
3D列印主要是一個不斷添加的過程,在電腦控制下層疊原材料。
3D列印的內容可以來源於三維模型或其他電子資料,其列印出的三維物體可以擁有任何形狀和幾何特徵。
3D列印機屬於工業機器人的一種。
「3D列印」這個詞的原意是指將材料有序沉積到粉末層噴墨列印頭的過程。最近此詞的含義已經擴大到廣泛包括的各種技術,如擠壓和燒結過程。
技術標準一般使用「增量製造」這個術語來表達這個廣泛含義。
3D 列印的原理其實相當簡單,也就是目前我們使用的印表機 3D 版,將印出來的紙張層層堆疊,就會有個立體 3 維的形狀跑出來。如果將目前的印表機墨水替換成噴出後即可硬化固定的材質,再把噴頭從原本的 2 維移動(噴墨頭左右移動視為 X 軸、紙張饋紙視為 Y 軸),改為 3 維移動(加入噴墨頭高度的 Z 軸),就是目前 3D 印表機的基礎原理。
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又稱 FFM(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首先將使用的材料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後,形成半熔融狀態,將材料擠出在平面的架子上後迅速回復成固態。如此反覆進行堆疊作業,即可印出立體物件。 在一般的消費市場的 FDM 印表機,經常只有 1 個噴頭,只能列印單色物件,也沒有額外的支撐材料,支撐部分就用列印密度較低的成型材料代替。
分為 ABS 和 PLA(聚乳酸)這 2 種,ABS 的強度高於 PLA,可惜的是在列印的加熱過程中會釋出比較毒的氣體,其列印成品的熱脹冷縮也比較厲害,容易產生翹曲導致列印失敗,因此底板需要持續不斷的加熱,3D 印表機最好也要有罩子蓋住避免溫差過大。PLA 的強度較 ABS 弱一些,但若是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不靠近熱源的應用足堪負荷(PLA 遇熱會變軟),列印過程也比較沒有異味,因此在家庭中較適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