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Social Season

Fashion

Regency Era

19世紀初英國的攝政時代

雖然是在歷史上僅是一段短暫的時期,時代氛圍卻留存相當地久

這是珍・奧斯汀的時代,是達西先生與伊莉莎白的時代

也是紳士淑女們在宴會中,優雅而節制的談情說愛的年代

攝政時代獨特的服飾與線條,構成了獨屬於此時的強烈時代氛圍

穿上它,彷彿就能穿越到兩百年前,即將開始一場令人心碎的浪漫戀情

《最後一個社交季》劇照,昇哥攝影。

纖細而內斂的淑女們

攝政時代洋裝(中國稱之為「帝政」),不是先前富貴張揚的洛可可,也不是稍後矜持禁慾的維多利亞,她優雅而大方,活潑而自然。像是內心擁有豐富情感卻終身未嫁的珍奧斯汀,也像是《傲慢與偏見》裡纖細美麗、活潑伶俐的伊莉莎白,攝政時代的女性儘管必須為地位與財富而嫁,內心都保有一方獨立完整的天地。

帝國的高腰

19世紀初崇尚「新古典主義」,淑女洋裝擺脫令人難受的束腰,與誇張,替換為接近直線人體的自然曲線。

攝政時代式的性感是優雅的,不強調細腰與寬臀那般直接的性魅力,而是以低領、高腰,凸顯女性原有的自然婀娜

洋裝多以白色、淺藍、粉紅、粉綠、淺黃與淡紫等淺色系為主,為並未強調裝飾的純色洋裝,僅帶有裝飾性的刺繡或皺摺。

這時不穿裙撐,讓長裙擺自然的垂墜下來。站直時,身形修長,姿態端莊;跳舞時,輕盈的布料隨舞姿飄揚。

長到幾乎蓋住腳背的長裙,避免了雙腳被窺見的尷尬,是古典淑女們的矜持。

自然、典雅、矜持,這時代的價值觀,全展現於一身洋裝之中。只要細覽她們一身風華,便能領會。

KURO攝影

KURO攝影

恬恬攝影

昇哥攝影

低領 蓬袖

儘管純色的攝政洋裝乍看樸素,但自有素雅的奢華。這展現在洋裝以外的頭飾與飾品中。


低領X項鍊

洋裝的低領口露出鎖骨,讓淑女們可以配戴華麗大方的項鍊。這些項鍊多半非常華貴,是標示貴族女性們財富與地位的重要象徵。


蓬袖

攝政時代的洋裝長搭配蓬袖,更顯得手臂纖細,上半身線條也不單調。


髮型

這時的髮型以盤髮為主,露出女性頸部到背部的線條,也能凸顯華麗的耳飾。頭飾則以皇冠型的頭飾為主,再配上當時流行的捲瀏海,位於頭髮兩側,就是攝政時代典型的髮型。


但在當代詮釋中,時常並未還原攝政時代髮型。因此也常出現將頭髮放下,或保留額前瀏海的造型。

上:AB桑攝影。下:昇哥攝影。

恬恬攝影

恬恬攝影

手套

手套是貴族們不可或缺的時尚配件,淑女如此,紳士亦然。手套可以讓年輕有教養的男女們,在保持良好社交距離的狀況下,得體的接近彼此。

小恩攝影

AB桑攝影

披肩 扇子

攝政時代淑女的主要配件,莫過於披肩與扇子——披肩增添華麗細節,扇子則可以作為調情的輔助,可以拋可以撿,可以傳情達意,也可以欲蓋彌彰,幫助淑女做出各種她想做而不敢做表情。

舞會小卡

舞會小卡(Dancing card)是淑女們的行程表,也是淑女的備忘錄。

淑女們參加舞會時,都會拿到一張小卡,上面列出這次舞會的曲目,在紳士們邀舞之時,便可以將「與哪位紳士跳哪一支舞」登記在舞會小卡上,或許也防止淑女們忘記邀舞紳士的姓名。

這也會發生相當殘酷的狀況——。有人的舞會小卡上滿滿的邀請,有人則是空白一片。舞會小卡直接的紀錄著一位淑女是否受歡迎。但就算是收到邀請,也還別高興得太早,邀舞只是起點,跳舞時與對方的互動,才是一切的關鍵。

古典紳士的派頭

除了作為焦點的淑女們以外,紳士們的裝束當然也不能馬虎。紳士們也自有一套派頭,凸顯他們不凡的身世、良好的教養與優異的品味。透過服裝傳遞的訊號,淑女們自然也都看在眼裡。














AB桑攝影

領結

攝政時代男裝標誌性的特徵之一,豎起的高領配上華麗的領結,領結更顯得紳士們的古典華貴。

髮型

這時代流行捲髮,多將捲髮往前梳。髮長以男性而言略長一些。

恬恬攝影。

昇哥攝影。

背心 外套

紳士們的上身,先是一件華麗的背心,外面再罩上一件外套。外套前側的長度只到腰際,後側則可能略長。

至於褲子,可能穿長褲,也可能是及膝的短褲,配上長襪。在室外的話可能會穿長靴,但在室內的舞會,通常會換上易於跳舞的較軟的鞋子。

假使你受邀參加一場攝政舞會⋯⋯

請 務 必 遵 守 以 下 著 裝 原 則

紳士

【必要】

領結、背心、外套

只要具備這三項即可,背心與外套造型可以盡可能的接近,但不強求。)

【自由】捲髮、手套

淑女

【必要】

攝政風高腰低領長洋裝、長手套、項鍊

(洋裝是否符合,可以找公爵長千金確認)

自由】盤髮、披肩、扇子

(可以放髮,配件可帶可不帶)

延伸材料

《柏捷頓家族》造型分析

包括女裝與男裝,除了晚宴裝束,也包括白天裝扮

“Having A Ball”

英國歷史專家復刻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攝政時代舞會
其中裝束以晚宴為主,非常還原,然而僅英文沒有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