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組織時期】
1982~1983(民國 71~72):非正式組織時期
(1)黃舒駿由各班班長推舉為班級聯合會主席,討論滷蛋議題*1。
(2)台中一中首度出現學生組織。
(3)聲援中國之春事件*2。
1985~1986(民國 74~75):非正式組織時期
(1)台中二中班聯會成立。
*1:班級聯合大會第一次集會,除推舉黃舒駿為主席外,主要議題為午餐便當為一個還是兩個滷蛋。
*2:此為黃舒駿學長轉述歷史,時值戒嚴時代,當時學長們以班聯會的身分表達關心,並聲援了當時的社會議題。
【班聯會時期】
1987~1988(民國 76~77):第一屆班聯會
(1)台中一中班聯會正式成立,第一屆班聯會主席廖立文經由投票產生。
(2)陳繼統先生接任本校校長。
(3)同年,曉明女中自治會成立。
1990~1991(民國 79~80):第四屆班聯會
(1)台中女中班聯會成立。
1994~1995(民國 83~84):第八屆班聯會
(1)班聯會改組之新章程草案,由第八屆班聯會秘書處長黃淵棋所擬,通過常委會與班代大會之審議修訂後,經陳繼統校長核定後公佈施行。
【學生會時期】
第一屆 (1995-1996)
1. 該屆班聯主席魏正宇依據新章程改組為學生會,並成為首屆學生會會長。
2. 於一中舉辦第一屆幹訓,由四校共同籌備。
第二屆 (1996-1997)
1. 學生會所販售的紀念品造成紀念徽章的熱潮,淨賺三十萬元。
第三屆 (1997-1998)
無資料
第四屆 (1998-1999)
1. 聯合幹訓之招生對象擴展為全國,並移至東勢林場。
第五屆 (1999-2000)
1. 學生會爭取了原校方欲拆除之人文館為社辦大樓,從此社團辦公室及學生會辦皆移至人文館,由自治處協同訓育組進行社團評比與場地租借。
2. 正值九二一大地震,學生會招集住宿生於操場露營,並將原本校方不打算舉行之園遊會改為愛心園遊會後照常舉辦(活動營收捐作賑災)。
3. 學生會茶會於園遊會下午舉辦,與各校自治組織交流資訊,為會史中第一次出現茶會。
第六屆 (2000-2001)
1. 學生會負責財務之幹部監守自盜,謊稱遺失紀念品收入十幾萬,後經校方介入調查後將該名幹部退學。
2. 幹訓總召與會長因幹訓嚴重爭執,遭會長開除並退出幹訓。
第七屆 (2001-2002)
1. 四省中第一次舉辦聯合茶會。
2. 副會長與會長及幹部不合,於是加入班聯會(此時班聯會功能類似目前學生議會)大力抨擊學生會,史稱副會長叛亂事件。
第八屆 (2002-2003)
1. 四省中第一次聯合推行簽訂 VIP 特約商店。
2. 學生會召開班聯大會修改運動服樣式。
第九屆 (2003-2004)
1. 幹部人數大增,有幹部 40 人,且與當屆學弟良好溝通,藉由限定每班四名儲備幹部的方式,招收到儲備幹部 80 人。
2.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首次辦理中區社團博覽會於一中試辦,學生會承辦此活動,因成效良好,隔年正式舉辦亦委託學生會。
3. 首次於園遊會聘請藝人擔任愛心大使,說服唱片公司於一中園遊會舉辦簽唱會,由梁靜茹、五月天擔任本次愛心大使;首次於園遊會使用大型場佈。
4. 獨立發行由美術科蕭世瓊老師設計之 VIP 紀念黑卡全校學生,但隔年因商家續約問題而註銷後僅剩紀念價值。
5. 因校方辦完漆彈比賽後有剩餘彈藥,於校慶舉辦會內漆彈大賽。
6. 會長受邀擔任中區學生代表,出席教育發展會議。
7. 開始於選舉使用票匭,並增加各項規定之專業度與明確性。
8. 因應棒球熱潮,開放康樂館投影幕供全校師生觀賞比賽。
第十屆 (2004-2005)
1. 與九屆共同修訂新章程,於班聯大會決議,將福利處與事務處合併,新設立美編處與公關室,並將班聯大會改組班代大會。
2. 開始發行會訊,並舉辦校慶三對三籃球賽。
3. 於國立美術館綠園道舉辦中區社團博覽會,但此後並無繼續舉辦。
4. 發起全國連署反對此時教育部訂定之新政策,要求高中小福利社禁止販售含糖飲料 與零食,連署遭到重視,教育部開會議研擬後重生僅限國中小不可販售。
5. 事務處與學務處共同召開班代大會研擬放寬髮禁,改變制服及運動服樣式(制服樣 式未通過),隔年教育部亦禁止高中小有髮禁相關規定。
第十一屆 (2005-2006)
1. 茶會因學長姐過度干涉而分裂,獨立與縣大里、長億、明道聯合舉辦。
第十二屆 (2006-2007)
1. vip 特約商店再次與四省中、豐原、立人 高中聯合辦理。
2. 推動學生證 e 化,後因校方因素僅縮小大小。
3. 茶會恢復為原五校(無國大里)並加入豐原高中,但曉明後因校方因素退出。
第十三屆 (2007-2008)
1. 成功推動學生證 e 化,結合圖書借閱證與 員生社消費卡。
2. 於聖誕節第一次推出限量四省中聯合紀念品,因精緻外包裝大獲好評。
3. 學生會調查高一二意見後,說服課程發展委員會將原決議之第八節為國英數輔導課改為多元學習課程,由學務處聘請專業人 士授課,如:領導統御、雲門舞集、拳擊
有氧、徵試模擬……等數十種課程。
4. 統整調查學生意見,與員生社共同修改書包樣式,改善原缺點。
第十四屆 (2008-2009)
1. 改善會訊功能與效益。
2. 改善運動服材質與樣式。
3. 改善光中庭路燈。
第十五屆 (2009-2010)
1. 完成運動服外套之設計與製作,此後官方 規定可於校園中穿著的外套有兩套。
2. 改善運動服樣式,由橘領灰袖改回黑袖藍身。
3. 創立環境室,因應時事推廣環保相關工 作,並試辦一中無肉日。
4. 下學期後班代會開始定期召開。
5. 將全校園易碎且易留髒污之餐盤全面更 新,改善材質與品質。
6. 開放教室晚自習,後因成效不佳取消。
7. 時常派人至總務處監督修繕狀況,以因應 其效率過低。
第十六屆 (2010-2011)
1. 班代會納入制式幹部並更名學代,班代大會亦更名為學生議會,並組成法規委員修 訂新章程,新章程以學聯會為本校學生自 治組織大架構,分立學生會、學生議會、
評議委員會、畢聯會、社聯會,確立本校學生自治制度,並明文保障學生權利,完成十三屆以來開始修訂章程的成果。
2. 因教育部禁止段考下午之假期,發動全國連署,雖曾轟動一時,但最後因各地學校 之學生無法團結與校方壓力而宣告失敗。
3. 仿造日本高校,建立同好會制度,增進社團風氣之蓬勃發展,並藉此來突破社團數量之上限。
4. 因應校方於社辦大樓設立鐵捲門,成立社聯會已訂定公正的社團自治規則及保障社 團之權利,雖校方曾承諾將不關閉鐵捲門,並給予學生會一副鐵捲門遙控器,讓 社團有需要皆可直接前往社辦,但於下一 屆取消該權力。
5. 會訊改變形式為會報,增加其內容之活潑度與互動性,並提升版面之美觀,廣受學
生好評,且發放了十期,至今皆為歷屆最 多,並設立學生會意見箱,此二措施皆增進了與學生的交流,但意見箱於下一屆因 管理不佳而拆除。
6. 因應校方於穿堂建立的榮譽榜導致的學生抗爭(因榮譽榜不美觀),與學務主任溝通 後其承諾以後任何硬體設備變更都將與學 生會討論。
7. 仿效北部學校推出一中小書包,其龐大利益甚至導致員生社眼紅模仿推出中書包。
第十七屆 (2011-2012)
1. 七校特約增加代售酷遊卡,以增進收入。
2. 校方提出提早關閉社辦之提議,後在社聯 會中經全校社團與高三畢籌會帶頭抗爭後 取消。
3. 周一無肉日實施,但僅三週即在學生議會中遭否決。
4. 辦理額外之各處室傳承,為期三天,增進 新任幹部之上手容易度,並藉此培養新任 幹部間的感情。
5. 爭取假日以學生證借用體育器材成功。
第十八屆 (2012-2013)
1. 會報增設小劇場,以輕鬆筆調增進與學生互動,並導入學生會現況。
2. 因應校方加強管制服儀的事件遭到學生劇烈抗議,爭取後正式確立可於校內穿著紀 念衫。
3. 通過原於十六屆時學生議會否決之體育服可進校門之議題,因體育服樣式較佳,本 屆多數學代同意此方案,往後運動服成為 可正式穿著進入校門之校服(以前需先帶至學校再進行更換)。
4. 首次辦理一中女中聯合迎新,成效良好但 因無相應之後續配套措施,而沒有留住更 多儲幹。
5. 園遊會仿效他校辦理鬼屋,大受好評並賺 取大量會費,甚至吸引記者採訪而上聞。
6. 爭取社團報修帳號,希望改變目前社團皆須透過社團組報修而效率不佳的問題,將社團維修改為同班級之方式,可於網路上直接登入帳號登記,但因社團組長因素而失敗。
參考資料:第三次傳承茶會-學生會成年禮、13屆蔡宗原-台中一中學生會歷史年表 資料整理:16屆羅文佑
附錄:非正式組織時期與班聯會時期之會史
(以上內容直接使用13屆蔡宗原所整理之台中一中學生會歷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