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因應台灣天氣炎熱,汽車於太陽曝曬後上車時炙熱難耐,就非加裝散熱設備或增購小物情況,綜整10個妙招分享文章/分享影音進行彙總,區分為停車時、上車前、上車後及其他階段,彙整出最多人推薦方式與全套執行順序流程。
解析:彙整結果如下圖,最多人推薦妙招為汽車停車時停於陰涼處、上車前先把空調調整為外循環排出廢熱,其次為上車前先開(對角位置)車窗、反覆開關車門導入氣流、運用水霧或稀釋酒精噴霧降溫及上車後前敘述排出大量廢熱後再關窗將空調改為內循環加速冷卻;若車主非用車迫切情況下,綜整所有散熱步驟供參考,可合併或全面執行加速降溫:
A. 停車時
1. 停車位置盡量停於陰涼處,並盡可能選擇車尾面對太陽之位置。
2. 若有晴雨窗之車主,可考量車窗留微小縫隙以利外氣與車內熱氣互通。
3. 儀表台或車內留濕毛巾(可以塑膠墊隔絕避免水痕留於車上)。
B. 上車前
1. 先打開"對角位置"車窗,使氣流可以順暢流通。
2. 若有天窗打開天窗。
3. 反覆開關車門數次(打開車窗之對角車門),引導大量廢熱從對角車窗排出車外。
4. 打開空調並開啟"外"循環,引導剩餘廢熱順暢排出車外。
5. 車上預留水霧噴罐或稀釋酒精水霧噴罐(濃度無須過高),噴霧後快速吸收多餘熱能。
C. 上車後
當上述完成且車內大量廢熱減少時,駕駛及乘客即可入座,將車窗關閉,先將空調改為"內"循環,使車內快速充滿冷氣迅速降溫,再視駕駛習慣調整空調循環。
D. 其他
車內空調為汽車散熱之重要角色,定期清潔水箱濾網可使汽車空調冷車效能更佳。
發佈日期:2018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