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时代,普及于西汉时期,在唐代开始鼎盛至今,也已于唐代被定为正式的民间节日。此节发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的其中一个重大节日,以感恩上天与祖先的保佑。
据《易经》记载,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于‘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古称‘重阳’。
中秋节,发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个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人,祈盼丰收、幸福的节日。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团圆,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离乡的孩子也会趁这个节日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元节,亦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七月十五、鬼节、佛教中则称其为盂兰盆节。在这天,人们会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魂。
很多人认为农历七月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因为‘鬼门’开了。然而,其实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因为该月有多种农作物成熟,古人会用新稻米等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这个节日的意义并非鼓吹封建迷信,而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的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清明祭祖的节期非常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都会有人去祭拜祖先。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然而,除了春节之外,中华民族也非常重视岁末的最后一天 — 除夕。
除夕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指年尾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新岁首尾相连,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除夕因常落在农历十二廿九或三十日,因而被称为大年30。
在这重要的节日,相信大家必定回乡团聚,吃团圆饭了。
可是,你知道为什么除夕必要吃团圆饭,要大扫除吗?让我们在这大年夜里一起了解 “除夕” 吧!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的著作,又名《三国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历史上的经验和智慧,并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由施耐庵编著,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形象刻画出“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也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作者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
西游记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与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行取经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 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反应出古代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抗和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
中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 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现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
三弦琴又称三弦,起源何时尚无定论,据传源自秦汉时期的弦鼗。三弦琴兴盛于元代,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不仅可独奏,还是能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有“海派”(浦东派)琵琶、“浙派”(平湖派)琵琶及“汪派 ”(汪派)等多流派。
马头琴在蒙古语称为“潮尔”,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也是一种蒙古民间的拉弦乐器,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二胡始于唐朝,又称“奚琴”,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又名“南胡”、“嗡子”,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是一种拉弦乐器,被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四胡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笛子在民族乐队中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其音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并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笙起源于中国汉族,是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笙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缸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属于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之一。缸鼓因形似花盆,因此又称花盆鼓。这种鼓广泛用于民间器樂合奏或戏曲伴奏中,有时也会用于独奏。
云锣是一种源自中国的打击乐器,由大小一样但厚薄不同的锣所组成,以三根绳悬挂在木框上,用木槌敲击演奏。云锣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扬琴又称洋琴、铜丝琴、蝴蝶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扬琴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和绢帛上。到了东汉时期,在朝廷做官的蔡伦,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了造纸方法。他用树皮、破布、破鱼网等多种植物纤维作原料,加水蒸煮,捣烂成浆,再均匀地摊在细帘子上晾干,造成了一种薄薄的纸。这种纸便于写字,而且便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以后,造纸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竹子、稻草、甘蔗渣等都逐渐成为造纸原料。因为原料不同,纸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在中国唐朝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发明额雕版印刷术。到了宋朝时期,印刷业更加发达,可是使用雕版印刷术不仅多工复杂,且耗人力及时间,于是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约970年 - 1051年)发明了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术早约400年。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了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板,很大效率的加快制版的时间。
发明于隋唐时期,由古代炼丹家为求长生不老药意外炼成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支撑了黑火药。《本草纲目》内中提到火药能治疮藓,杀虫,辟邪气,瘟疫。火药发明后,先被制作成爆竹和火焰。到了唐代末期,开始用于军事。而到了北宋时代,火药已经在军事上被广泛使用,并衍生出了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指南针是经过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慢慢的改进而成的。指南针的前身有司南和罗盘。司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始于战国,终于唐代。到了宋代,人们把经过人工磁化的指南针和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了罗盘,让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辨认方向。到了南宋时期,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同时传到阿拉伯,并在13世纪初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盘古开天的传说,但其故事你们是否真的了解呢?
盘古开天是非常经典的民间神话传说之一,它起源于中原时期,是当时古人对于天地起源的一种大胆猜想。在科学家考证 “盘古开天” 之前,人类的祖先 — 猿人已经存在之前,人们大多认为盘古开天是真的,这天地就是由盘古开辟而成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可究竟是怎样的故事让古人深信不已,并广泛传播,流传千古呢?让我们一起遨游在神话故事 的海洋里,通过神话故事了解历史,了解古人对于万物起源拔新领异的想法。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呈现故事的民间戏曲。
一张幕布,一束光源,配上几个影人木偶,伴随着合适的音乐翩翩起舞,演绎出真实的人间,振奋人心。由于皮影戏流传的地域甚广,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因此每种皮影戏种都存有细微的差异和自己的特色。
保护非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活在民间,所以让我们一起了解皮影戏吧!这样才能让皮影戏得以流传千古,万年不衰。
剪纸艺术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交融于人民的生活里,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理想和喜怒哀乐,具有认知、娱乐、表意等多重含义。
剪纸是一门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非遗之一。因此,小编希望这次的中华文化百科——《剪纸》能够让大家对这门艺术有更多的了解,并尝试一下这项手工艺术!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在这月圆之日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这团圆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因此,相信大家对 “月饼” 都不陌生,但是你们了解传统月饼的种类吗?
传统月饼与现代月饼的创新独特不一样,它们的特点是形式古朴、皮薄松软、馅料充足,吃起来酥松爽口、甜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传统月饼主要分成四大派别: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潮式月饼。每个派别的月饼都有独属于它们的特点和口感,譬如:广式月饼的精致外观、潮式月饼的 “起酥” 工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