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的釀酒及飲酒文化

古時阿美族有著獨特且充滿敬意的飲酒文化,利用有限的原料(如小米或糯米)釀製成陳年酒。

釀酒(Kani')的過程充滿禁忌,通常是讓女性成員釀酒,釀酒的前一天需避免與伴侶行房,在月事期間則禁止參與釀酒。

這種酒的產量有限,因此通常作為祭典中祭拜祖靈的聖品,或是在婚喪喜慶等重要場合享用。此外,像是割稻、蓋房子或舉行重要聚會時,也會以此酒款待大家。飲酒時,族人會聚集一堂,使用一個公用酒杯,由年輕人按年齡輩分依序向長者敬酒,並以吟唱助興。這種飲酒方式不僅充滿禮節,也象徵著敬老尊賢與團聚的快樂。


現代與過往文化的對比

隨著時代變遷,原住民部落中的酗酒問題日益嚴重,有人諷刺阿美族為「酒醉的民族」,對阿美族人而言,酒原本是象徵敬意與感恩的神聖飲品,僅在祭典等重要場合才會釀製與飲用,而酗酒行為正在毀掉族人的前途。


貓公釀酒(Malipahak kita misakani)

貓公釀酒的文化是阿美族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這種糯米酒由糯米和酒麴釀製而成,傳統上多用於祭典場合,象徵一年的豐收。


貓公地名的由來

「貓公」這一地名源於阿美族對「文殊蘭」的發音。據傳,祖先來到此地時,發現地上遍布生命力旺盛的文殊蘭。居住在此的家族則為部落無私奉獻自己的耕地,以展現對部落的熱愛與貢獻。


豐年祭(Ilisin)的飲酒儀式

每年豐年祭的第二天,家族婦女會選派女性成員將自家釀製的糯米酒獻給家族中的男性長輩。男子接過酒後,會高舉酒杯大聲呼喊「喔~!」長嘯一聲,「palimol,感謝祖靈讓部落風調雨順、族人都能平安、農作物豐收(接著請祖靈保佑倒酒的人)。」大家也會熱情的附和,接著,男子向倒酒的女性回禮致意,互相感謝彼此在過去一年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