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鼠板一直是鳥類救傷的惡夢,處理的過程中,鳥兒會因為緊張、失溫、體力不支導致死亡,即使成功去除黏膠,但因為羽毛受損,也需要養毛好一陣子才能野放;簡單介紹,發現鳥兒中黏鼠板時,大家可以做哪些初步處理,以利後續照護或救傷人員接手。

  1. 將黏鼠板上其他黏膠部分蓋住 (★★★非常重要★★★)

鳥兒在你靠近時,情緒會非常緊張,可先用手輕輕蓋住鳥兒身體,減少他向上掙扎的空間(切記不要下壓,我們是要防止他掙扎,不是要讓他黏的更牢),為了避免掙扎時又再度沾黏,首要工作便是先把黏鼠板上其他黏膠部分用報紙或是其他可阻隔之物蓋住。

2. 安撫鳥兒情緒

緊張會使鳥兒用力掙扎,很容易造成更多羽毛撕扯脫落,嚴重甚至會導致二度傷害,在安撫鳥兒前,請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自身的緊張、壓力和情緒都會影響鳥兒,可以輕聲說話安撫:「我是來幫你的,不要害怕,沒事的」...等等,這沒有什麼根據,但自身經驗實施下,真的很多鳥兒都會漸漸放鬆不掙扎。

3. 處理鳥身上的黏膠

建議拿食用油或效果較佳的橄欖油,油脂可以有效減低黏膠的黏性,若手邊沒有食用油,也可用能找到的粉狀產品替代 (例:麵粉、太白粉、細沙或是木屑...等),使用時小心避免讓粉狀物落入鳥眼鼻處,此步驟不能心急,小心的慢慢將鳥取下,過程中需注意鳥兒的精神狀況,千萬別用傻力氣,避免造成骨折、脫臼或皮膚撕裂等二度傷害,加重後續治療困難度,切記勿硬拔甚至剪羽,鳥兒的羽毛養成不易,你的一剪一拔都會導致鳥兒的恢復期增加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不可使用揮發性溶液清洗鳥體 (例:卸妝油、去漬水、,松香水、汽油、酒精...等) 這些強效清潔劑會將鳥兒羽毛本身的油脂一起清洗掉,導致羽毛失去保暖功能,請特別注意!

救援最不理想的狀況是黏膠沾黏到眼睛、鳥喙、舌頭、臉頰、腳掌或無毛處,處理的重點是減少組織再度因黏著撕裂而受傷,切記別讓鳥繼續掙扎,會造成表皮撕裂或出血發炎。

※眼睛:為減緩因其他異物刺激而產生的不舒服感,可用生理食鹽水、鳥用眼藥水,甚至冷開水略加清洗

※鳥喙:可用少量粉末塗抹,再慢慢搓下來

※腳掌或腳趾:因容易互相沾黏,可先用衛生紙、棉花覆蓋之後再慢慢處理

※如果發現鳥開口呼吸,有可能是先前掙扎體力耗盡,也可能鼻孔受阻塞,鼻孔的阻塞問題較不易解決,最好由醫師處理,需特別留意事後照顧工作,如果能夠最好儘量將口腔裡沾黏的異物刮除,免得這些異物吞入喉嚨,導致食道發炎。

4. 務必注意保暖

鳥類的羽毛,特別是絨毛,由於包住了許多空氣,一層層累積起來,能發揮強大的保暖與隔絕冷空氣的功能,而體羽則像是屋瓦片一般,能夠防止水氣入侵內層的絨羽,尾部的尾脂腺能分泌油脂,讓鳥在整理羽毛時,塗在體羽或飛羽上,有防水抗菌的功用,一旦沾黏,羽毛的功能便立即遭受破壞,處於這種狀況下的鳥,體溫及能量會很快的流失,保暖便是需要優先考量的事,在運送時要避免冷氣直吹,可以準備貼式暖暖包貼在外箱或是在箱子角落放置一瓶裝溫水的保特瓶,瓶子要用毛巾包裹以防直接接觸傷鳥。

4.送醫裝箱運送

若實在不會處理,或黏太嚴重無法取下,請至少將板上其他黏膠的部分先蓋住,將板子與鳥兒一起裝箱送至救傷中心或醫院等可協助救援的地方,過程中一樣務必注意保溫。

★參考資料: 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 、鸚鵡世界 p醫生。(編輯日期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