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燕子怎麼辦?

1燕子品種介紹

燕子的種類:

燕子一般分為兩目(界門綱目科屬種),台灣約有12種左右的燕子,雀形目/燕科:7種,雨燕目/雨燕科:5種

雀形目/燕科:家燕、赤腰燕、洋燕,棕沙、燕灰沙燕、金腰燕、東方毛腳燕這七種。

燕科比較常見的是家燕、赤腰燕、洋燕,尤其是家燕很常見。

雨燕目/雨燕科:小雨燕、灰喉針尾雨燕、短嘴金絲燕、白喉針尾雨燕、灰喉針尾雨燕這5種。

雨燕科比較常見的是小雨燕。

常常有人會撿到落巢的雛(幼)鳥,一般大致上是因為以下三種情形導致落巢:

(1)被其牠的雛(幼)鳥擠落下來。

(2)學飛時侯的雛(幼)鳥掉落下來。

(3)被親鳥遺棄。

對於這些落巢的雛(幼)鳥,因為某一些原因,無法回到親鳥的巢中繼續平安的長大,可否透過人工飼育的方法,經由救援、

中途、收養或野放的方式,來延續牠們小小的生命。

家燕


赤腰燕


小雨燕


家燕有[黑領圈]、肚子很白、尾巴長。
洋燕[沒領圈],肚子顏色偏灰橘或淡白咖啡、尾巴短
赤腰燕[肚子有很多斷斷續續的縱紋],像縫線
看肚子毛色可以分個大概,幼雛不好分,毛長得差不多後就比較明顯

文字來源:陳小青
圖片來源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

燕子種類及常見築巢位子

資料來源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

燕子不吃小米
會隨糞便排出小米粒,無法得到營養,嚴重還可能阻塞致命,這點真的很重要,請大家謹記,
幼鳥需要蛋白質幫助成長,燕子食物應以多樣蟲類、野鳥飼料加水混合成泥狀為主

1.食物:

有毛雛鳥/幼鳥食物:

(1)合美健飼料:21B嗜蟲性鳴鳥飼料、6號高蛋白野鳥飼料
鳥店常推薦的上久牌飼料因穀物較高蛋白質不夠,長期餵食營養不夠 會造成軟腳及鳥體虛弱,不建議當作主食。

(2)活體麵包蟲:淹死並用剪刀去頭,避免麵包蟲口器咬傷幼鳥食道,嚴重會致死。
不建議單餵麵包蟲,因含磷高會阻礙鈣質吸收,嚴重時會軟腳。
市售蟲乾跟蟲粉因高溫烘乾製成,實質上已無蛋白質與營養成分,強烈建議提供新鮮的蟲,鳥才能吸收到所需要的營養。

(3)其他蟲類:燕子以蟲為主食,需要多種蟲才能提供均衡營養,幼鳥可以買冷凍白蟋蟀S號跟冷凍櫻桃蟑螂S號,要吃時用熱水燙過再給小燕子吃S號的蟲很軟很小,所以不用去頭也不用去腳,如果是比較大隻的蟲要去頭去腳,才不會消化不良及刮傷腸道造成內出血

可餵食蟲類一覽表,建議 買冷凍蟲類餵食較方便也容易保存

櫻桃蟑螂(S號/小隻的,可整隻餵食)
白蟋蟀(S號/小隻的,可整隻餵食)
黑螇蟀(體型大,只可食用肚子部位)
蠟蟲:
因蠟蟲較肥大須剪段餵食
蜂蛹
鳳凰蟲
蚱蜢(只可食用肚子部位)
麵包蟲(淹死去頭)

4)水溶性生物鈣粉或液體鈣:幼鳥可沾在蟲上餵食,成鳥時約3-4天餵一次即可。
5)益生菌:增加腸道好菌,每餐濕料添加半米粒一起餵食。

燕子幼鳥若吞嚥力很差,建議以蟲類為主食,避免餵食濕料時阻塞氣管嗆傷或嗆死
人工飼養的燕子常有眼疾問題,可以適當補充維他命B及水果等補充其他營養素
搭配使用:以上食物及營養品搭配混合,加入溫水或常溫水攪拌均勻成泥狀,切勿太濕或太乾
由於濕料久放會腐壞的緣故,要餵食前泡取適量即可,未食用完的濕料請倒掉不要隔餐食用,每次都準備新的濕料,避免腐壞的濕 料傷害鳥寶至拉肚子。

6應急食物(僅可餵約半天至一天,需盡快買到正確食物餵食):

狗貓飼料:一樣需磨碎用熱水泡軟或搗成泥狀餵食,貓飼料較油可用餐巾紙吸油後再餵食。
水煮蛋黃泥1:果泥3比例調製餵食,因蛋黃脂質高雛鳥可能會消化不良,餵食不要超過一天,盡快買正確飼料使用。

無毛雛鳥因消化系統尚未完整,可能無法消化狗貓飼料或蛋黃泥,可先用果汁/果泥應急餵食。

合美健6號高蛋白野鳥飼料


21B嗜蟲性鳴鳥飼料


2、餵食工具:

新手建議使用水彩筆,避免餵食錯誤嗆傷,嚴重會致死

(1)鑷子:餵食蟲使用。
2)水彩筆: 餵食幼鳥建議使用最小號水彩筆,小百貨或文具店皆可購買,餵食安全又方便,第一次使用前,記得把筆浸泡到乾淨的溫水裡,輕輕揉一揉,把筆上的膠洗掉再行使用 ,筆毛若開始有分岔或快掉毛的情況產生便可更換新筆,建議可多準備幾支備用。

(2)野鳥餵食器:專為野鳥設計的餵食器,對於幼鳥所需泥狀飼料吸度力強,管中黑色橡膠部分用久容易疲乏,若覺得使用上開始有卡卡的感覺,可塗抹一點食用油減少摩擦力。
餵食器1格刻度是0.1CC,10格是1CC,很多人會誤會一格為1CC,導致溝通上的落差。

(3)木 筷(前端削圓):削角木筷是當緊急無任何器具能使用時,可自己DIY製作的餵食器,用美工刀加工將前端削成圓弧斜面即可,記得用砂紙稍微磨一下邊緣,以免刺傷鳥嘴。

(4)其 他: 掏耳棒、咖啡攪拌棒、吸管...等,身邊任何媒材都可自行切出斜面供應急餵食使用。

新手使用餵食器,請觀察幼鳥是否有吞嚥動作,切勿一次性全灌入,這樣很容易使幼鳥嗆到或灌食至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對於體質較弱之幼鳥,更應小心注意。

粗管餵食器 (文鳥使用) / 細管餵食器(1格為0.1C.C.) / 水彩筆 / 竹筷

3、濕料濃度及餵食方式:
(1)自行張嘴討食:可使用餵食器、水彩筆或其他工具餵食,切記勿快並小口餵食

(2)拒絕張嘴餵食:若遇此情況先別急著灌食,應先檢查幼鳥是否有外傷或生病之虞,觀察其精神狀態,許多幼鳥會因尚未習慣被人餵食而緊張閉口,可先跟他講話或撫摸安撫不安情緒(就跟小孩遇到陌生人也會有緊戒心,必須先培養感情意思一樣),先用棉花棒或手沾水、果泥、飼料泥讓他先嚐到食物的味道,幾次後就會主動開口,但這段時間進食量少,可以30分鐘餵一次。

餵食不建議將餵食器塞太進去食道,摩擦食道比較容易造成食道發炎,食道一旦發炎會慢慢沒有吞嚥能力。燕子在自己會吃之前,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呼吸道或食道發炎。

每隻幼鳥能適應的餵食方式及反應都不盡相同,需細心觀察幼鳥餵食前後的反應,若有脹氣、拉肚子、吞嚥困難、張口喘氣....等,應暫時停止餵食且即刻就醫,別因為一時的疏忽而斷送鳥寶的性命!

⭐餵食後幼鳥會排出大便,如果沒有排便可使用這幾種方式幫助排便:保暖溫度提高、餵食濕料隔水加熱至約40度餵食或給予少許溫水、按摩腹部、用棉花棒沾溫水按摩肛門刺激排便。

幼鳥餵食濕料濃度

溫智華 提供

未開口索食時,先用棉花棒沾水/電解質(或運動飲料稀釋1:10)或濕料泥/果泥沾在嘴喙上給食(避開鼻孔)
棉花棒不能重複使用,會產生棉絮

餵食麵包蟲需淹死後剪掉頭部


餵食燕子吃櫻桃蟑螂(S號/小隻)


餵食燕子濕料
餵食時需小口小口餵食,餵食器不要伸入食道太深,避免造成口腔發炎


4、餵食頻率及餵食量參考:

注意事項

(1)原則上可以餵到牠不索食為止。
2注意觀察便便是否有完全消化,如果沒有,須更換食物。
3影響鈣質吸收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鈣磷比」,當鈣與磷比例差不多的時候(鈣磷比 = 1.3 : 1)吸收率最佳,過量的磷會跟鈣結合,降低鈣質吸收。鹽分含大量鈉離子,腎臟在排鈉的過程中,同時也把鈣離子排出去,因此在吃進的鈉愈多,鈣也流失愈多。也就是說,如果鳥吃了人類高鹽的食品,例如含鹽餅乾,即使是一點點,很有可能會造成鈣質流失,進而造成軟腳,站不穩的情形,另外也可以加木瓜泥,木瓜裡有一種特別的酵素,稱為「木瓜蛋白酶」,可以分解脂肪、蛋白質,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木瓜中含有維生素K,可以促進吸收鈣質
4雨燕養到一個階段,會建議找個有燕群的地方野放,不然牠會慢慢的越吃越少,甚至於不吃,可以摸摸牠的胸肌,應該會感覺到牠變瘦了,代表開始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體重有可能會降到20g或以下,當牠開始進入亞成鳥的階段,會因為在空中捕食昆蟲的本能產生出來,而不太願意吃給的食物。(不過也有發現人工飼養的雨燕,會自已吃飼料,這是比較少見的)
51隻黑螇蟀的肚子部位,約2隻麵包蟲。
6不論是餵濕料或蟲,不必再餵水。

無毛雛鳥(家燕)

0-5日齡
餵食頻率:約間隔30
餵食量參考:濕料約0.1-0.2cc,麵包蟲約1隻

有毛雛鳥(家燕)

10-20日齡餵食頻率:約1-1.5小時餵食量參考:濕料約0.2-0.3cc,麵包蟲約2隻

幼鳥(家燕)

20-30日齡
餵食頻率:2-2.5小時
餵食量參考:濕料約0.6-0.7cc,麵包蟲約3-4隻

亞成鳥(家燕)

30-45日
餵食頻率:3小時餵食

餵食量參考:濕料約1-1.2cc,麵包蟲約7-845天左右,燕子會開始學吃
體重參考:家燕約15-17g,雨燕約20-23 g

5、觀察消化及排便:


每隻幼鳥能適應的餵食方式及反應都不盡相同,需細心觀察幼鳥餵食前後的反應,若有吞嚥困難、張口喘氣脹氣、拉肚子等情況,應暫時停止餵食且即刻就醫,別因為一時的疏忽而斷送鳥寶的性命!

餵食後幼鳥會排出大便,如有排便不順情況,可用棉花棒沾溫水在肛門口按摩幫助排便,或參考以下處理方式,嚴重請馬上至醫院請醫生開液態軟便劑幫助排便。

(1)提高保暖溫度。
(2)
餵食濕料隔水加熱至約40度餵食或給予少許溫水
(3)按摩腹部及用棉花棒沾溫水按摩肛門刺激排便。
(4)給予消化酵素或益生菌(應急可用低糖養樂多稀釋給予):可讓腸道水份增加跟蠕動,但要看塞住的量,如果塞太多,效果就會不好。
(5)嚴重時,如誤食鸚鵡飼料,就必須給予動物醫院的液態軟便劑幫助排出,所有的動物醫院都有液態軟便劑,嚴重的狀況,就是盡量不要增加腸道內容物體積(固形物)

8保暖及就醫


1如果有淋溼情況,請先用襪子或毛巾包起來,用吹風機弱溫風吹乾,避免失溫;
雛幼鳥是否要保暖
以“溫度”計顯示的室溫及鳥體溫度決定是否要外加保暖,參考「保暖方式」篇

2因撿到的鳥多半為落巢、親鳥淘汰或狀況不良個體,多半有內出血、骨折及傷病情況,處理好保暖及維持身體熱能後,盡快就醫檢查各地鳥醫院

3如果無法照顧或密集餵食,請送救傷單位或尋求義工接手:
各地救傷單位
FB:燕子天地

7、如何評估野放條件及練習

(1)有自食蟲的能力,若是從小餵食飼料需要轉換為餵多種蟲。
(2)有好的飛行能力,飛行能夠飛高、轉彎、停駐後起飛等,毫無瑕疵的羽毛,有一根飛行羽毛破損,或少一根飛行羽毛都算不及格
(3)能夠自行空中覓食,燕科都是在空中覓食的,有時候連喝水也能夠在空中喝。
(4)能夠辨識危機/危險。
(5) 要在同類燕群放生 避免單獨放生,也要注意環境是否安全,如果野外環境鳥都沒有在飛跟鳴叫,有可能是環境中有獵食者在附近,也不適合野放。
(6)放生當天必須要是晴天,未來連續三天也必須要是晴天(可看天氣預報)。
(7)放生時間必須是上午時間,這樣他有足夠的白天時間讓燕子熟悉環境地形。
(8)繁殖季結束前野放。

8、撿到特殊腳趾的小雨燕該怎麼辦?

小雨燕,牠們是一種有著勾勾腳爪、短短嘴喙、深遂眼眸的小鳥,雖然長得像燕子,但小雨燕在分類上屬「雨燕目」,和「雀形目」的燕子血緣差蠻遠的。 

飛行本領高超的小雨燕,大半的時間都在飛行,停棲時,用牠們四趾都朝前的「前趾足」攀附在粗糙的壁面;雖然是飛行高手,但是遇到大雨閃避不及的小雨燕,常被雨打落地面,若我們有機會遇見落難的牠們,可以先幫牠將羽毛擦乾,擦乾後再嘗試放飛。 

小雨燕的放飛,不建議使用「拋飛」的方式處理,如果是身體有狀況的個體,很可能因為這一拋墜落地面,造成更重的傷勢;建議站立於戶外空曠、安全之處,將鳥放在掌心,並將手掌攤開,並等待一段時間,健康的小雨燕不久即會展翅飛離;但若鳥兒始終沒有飛走,請與救傷單位聯絡,盡快後送。

小雨燕放飛的方式

參考資料:野生動物急救站

將鳥放在掌心,並將手掌攤開,並等待一段時間,健康的小雨燕不久即會展翅飛離

參考資料:野生動物急救站

★此內容由Koro Chiang彙整(編輯日期2021.8.8),感謝張傳忠、Rita Lu、陳小青、Gabriel Leung、花蝶沁、陳琪琪、陳草草、陳妍庭、溫智華協助資料與照片提供

★圖片及影片來源:FB燕子天地社團、FB麻雀天地社團、合美健企業有限公司官網、品皇貿易有限公司、豪鴿企業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