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務發展

執行總團相關決議及決策推動執行分區團務發展工作支援總團團務發展組之政策工作推展

親子教育委員會組織規章施行細則團隊通訊錄

荒野親子教育四階段完整體系再優化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教育委員會召集人/鄭弘杰(自然名巒大杉)2019/01/04

自2001年03月10日由親子團創團總團長林耀國先生(自然名荒野藍鵲)在台北市木柵區老泉里大春山莊創立台北親子一團炫蜂團,同時成立荒野親子教育委員會推動荒野親子教育的發展,至2019年03月10日,已經屆滿18年。

荒野親子團18年來,先後成立炫蜂團、小蟻團、奔鹿團、翔鷹團,為落實親子共同成長的理念,並於創立之初,即同步由家長及成人志工成立育成會,提供導引團隊及後勤支援的人力資源,成為代代相傳的動態成長團體。

歷經18年來的演進,荒野親子團已經逐步發展為成熟的組織經營架構,並落實荒野親子教育的理念與特質,掌握趨勢、預測未來、以終為始、有效學習,優化成熟的親子教養目標,茲詳述如下:


十二年一貫目標

小蟻團:常規

蟻一:適應群體生活。

蟻二:學習照顧蟻一之愛心,並培養獨立性。

蟻三:統整小蟻生活規律,熟悉炫蜂規律,為升炫蜂團預作銜接準備。

炫蜂團:常識

蜂一:學習融入炫蜂合群特性。

蜂二:學習照顧蜂一之信心,並培養榮譽感。

蜂三:統整炫蜂生活規律,熟悉奔鹿規律,為升奔鹿團預作銜接準備。

奔鹿團:能力

鹿一:學習融入奔鹿獨立特性。

鹿二:學習照顧鹿一之耐心,並培養責任感。

鹿三:統整奔鹿生活規律,熟悉翔鷹規律,為升翔鷹團預作銜接準備。

翔鷹團:行動

鷹一:學習融入翔鷹自由特性。

鷹二:學習統整自我價值觀,並培養自我成長習性。

鷹三:統整翔鷹生活規律,熟悉獨立思考,為完全成人預作銜接準備。


四階段六階層教育銜接

階層一:體驗活動

蟻一:感官—從自然體驗活動中,培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敏銳感官知覺,提升環境敏感觀察力,並強化感覺統合系統,健全腦神經系統發展,培養學習、內化、行動終身學習的基礎。

蟻二:感覺—從自然體驗活動的感官連結:明暗、黑白、彩色、大小、美醜、悅耳、吵雜、低沉、高亢、芳香、腐臭、酸、甜、苦、辣、鹹、澀、凹凸、粗糙、平滑、軟硬等表層覺知,將外在形態、聲音、氣味、口感、觸感等表象,與表層身體感覺銜接,讓身體與環境連結。

階層二:體驗教育

蟻三:感受—在體驗活動之前加入「引導語」,在體驗活動之後加入「內化導引」,從自然體驗活動的感覺連結:快樂、興奮、高興、傷心、難過、生氣、憤怒、幸福、平靜等深層內在感受,培養出「感同身受」,與天地萬物「共感同情」的能力。若能與身外的人、事、物,心有所衷、情有同感,產生情感的連結,就會產生「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人類求知的基本出發點。

蜂一:感知—從好奇心逐漸增強演進入「求知」的階段,將開始發出旺盛的「為什麼……?」疑問句。此時,切忌「直接給予答案」或以「等你長大就知道」敷衍,而應把握住機會,盡量滋長好奇心與求知慾,同步啟動好奇心,認真附和疑問,引導思考或主動尋找答案、整理答案,並引導回溯從提出問題到整理答案的過程,培養主動求知的習慣。

階層三:擬境教育

蜂二:探索—當孩子開始養成主動求知習慣後,就可以進入探索未知的學習階段。設計虛擬實境的體驗教育情境,以「境教」營造孩子體驗探索未知的學習過程,培養孩子的成就感與興趣,創造「高峰經驗」,進而歸納整理出適合個人的探索程序與心得。

蜂三:動機—當孩子從主動求知與探索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就會產生外部動機,當外部動機累積一定程度後,可以鼓勵孩子成為某一擅長領域的小老師,當「為人師」逐漸累積經驗後,將質變轉化「類使命感」的內部動機。

階層四:實境教育

鹿一:經驗—跟隨鹿二鹿三學長姐一起在奔鹿導引員的指導下,在真實議題的情境中,學習環境守護行動計畫:發現問題、探究真相、分析問題、尋找方案、盤點資源、訂定目標、擬訂計畫、執行計畫、檢視成果、修訂計畫、提升執行力、累積經驗、提升能力。

鹿二:實作—在鹿三學長姊指導下,從鹿一學習經驗與能力中,在實際的情境中參與環境守護行動計畫實際運作,並指導鹿一學弟妹在協作中學習領導與被領導能力。

階層五:行動教育

鹿三:驗證—透過指導鹿二學弟妹,在實際的環境中,訂定及執行環境守護行動計畫,驗證自己所學經驗與實作能力是值得推廣並傳承的,且記錄整理自己實作過程,成為自己的階段主動學習成果。可以運用做為多元入學甄試的備審資料,與未來行動計畫及議題發展基礎資料,是行動教育重要學習階段。

鷹一:反思—鷹一翔鷹藉由參與鷹群行動方案過程,由行動指導員以對話方式,指導鷹一翔鷹反思蟻、蜂、鹿三階段學習內化之行動能力,建立適用於跨領域之臨界知識體系,並發現欠缺不足之能力,採取補足措施與方案,精進自己的行動能力,完備擬定及執行個人環境行動方案的能力。

階層六:統整教育

鷹二:行動—鷹二以擬定及執行單鷹環境行動方案統整個人能力,以參與鷹群環境行動方案學習統整團隊能力,統合個人與團隊環境行動計畫之決策力與執行力,並展現實際行動綜效,參加環境行動論壇,透過分享、行動、改變,學習將環境行動方案推廣成為更多人可以一起以行動守護環境的公民行動。

鷹三:統整—透過指導鷹二鷹一學弟妹執行單鷹與鷹群行動方案過程,統整個人實際擬定及執行環境行動方案的心得、經驗、能力、紀錄,總結蟻、蜂、鹿、鷹四階段六階層學習成果,可以運用做為大學甄試的備審資料,與未來進入職場或學術研究的基礎資料,是統整教育總結階段。


以上是荒野親子團18年來的階段性歸納整理,未來親子團將因應時代的演進與環境變遷,持續不斷地向上提升,提供不同世代的親子教養經驗分享與傳承,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學行型組織。謹此提供服務親子團十餘載,個人的觀察、心得、經驗紀錄,以供親子團夥伴持續精進的參酌基礎。

荒野親子團制服訂購

2019/08/14

各團需要數量可透過線上表單[入/升團制服團徽準備單]填寫後通知子涵

分會辦公室的現貨都在10件內,僅夠應付零散一兩件的需求

1.整團購買的數量較多,請提前最少兩週登記,以免還要向其他分會調撥需要等待郵寄時間來不及

2.訂購填寫--線上表單 (內有尺寸資訊供參考)

3.全新未下水未剪標品可再來協會退換尺寸

4.可以先行購買幾件SIZE趁團集會套量,最後再扣除已買的數量後下訂

5.團布章因有代表性,未開放一般購買,總團規定需要團會長代表採購 / 領取新家庭贈一組(需要事先提供新家庭名單:入團孩子本名+有效會員本名+自然名+身分證字號-->開立入團費的捐款收據用)

眉章及團章使用

2017/7/11
  1. 親子團團徽章、分會眉章、團次數字章等布章,係設計專供各分團及育成會制服縫製使用,嚴禁制服外用途之購用。

  2. 親子團團徽章、分會眉章、團次數字章等布章,於入團儀典前,統一由團長會長依入團人數合併制服統一成套購買,依規定縫製。奔鹿直升至翔鷹團者,因其制服同為荒野長袖卡其襯衫,可以只單購翔鷹團徽布章換縫。

  3. 親子團制服之團徽章、分會眉章、團次數字章等布章,縫製詳如前總團通報格式,如附檔。請確依標準縫製,切勿自行變更,混亂荒野親子團團體制服形象。

  4. 各複式團之團服尊重各團設計創意,但仍建議其圖案意象以彰顯荒野及親子團特色為宜,不宜有降格之不雅意象或聯想之圖案。

  5. 請秘書處據以嚴格控管,以維持荒野及親子團之團體形象、尊嚴及榮譽。

聘書/感謝狀/99團申請

2020年版本
  1. 由各團填寫「親子團聘書申請表」,除聘書編號由分會秘書處統一在雲端登錄名冊累計編號外,其餘各欄均請詳實依據範本格式填寫。

  2. 填寫完成之申請表請提交北區團務發展組組長咸豐草進行資格及職稱審核。(依據總團公告之相關發給標準審核)

  3. 審核完成後,提交分會秘書覆核,由各分會秘書轉送總會親子業務秘書再覆核後,由分會製作聘書。

  4. 聘書完成,分會通知各團領取。

  5. 聘書申請至少需於兩周前提出。

  6. 團隊聘書:因疫情延期的基訓(如北蜂20基、北鹿7基、北育7基等),團隊交接時如未取得任工作團隊必須資格之相關研習單珠或雙珠者,原則不頒發聘書,待完訓時,於本年度內補發聘書。

*非親子團實行細則規範之體制內(四團一會)團體不再發給聘書及感謝狀。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教育委員會組織規章施行細則

導引團隊人力編制及資格

  • 複式團長 1位 : 三珠營結訓,99團成員,任期三年

  • 團長/會長 各1位: 二珠結訓,擔任導引員一年以上,任期一年

  • 副團/會長各1位 : 單珠結訓,擔任導引員一年以上,任期一年

  • 育成會每隊導引員以一位為原則,共4張。(聘書發放對象→領有單珠且擔任導引員工作者)

  • 小蟻團、炫蜂團每隊導引員以二位為原則,共8張。(聘書發放對象→領有單珠且擔任導引員工作者)

  • 奔鹿團每隊導引員以一位為原則,共4張。(聘書發放對象→領有單珠且擔任導引員工作者)

  • 翔鷹團, 每位翔鷹至少邀請1位行動指導員,翔鷹與行動指導員可以一對一、多對一或一對多。

  • (聘書發放對象→領有翔鷹行動指導員單珠且擔任導引員工作者)

2019年版本
03-新成團2019-5月版【成團證書+聘書申請】親子團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