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烏龍茶 SINGHU Oolong tea
台灣烏龍茶承襲自武夷茶製法,加上台灣獨有的團揉製程,與大陸的茶葉特色不同。以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茶為最早起源,台灣茶業至今已200多年歷史,茶葉一直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早在清朝時期便為貢品, 供皇室貴族享用,爾後,歷經日治時期,與日本人、洋人貿易,將台灣烏龍茶外銷至日本、歐洲地區,台灣茶初期發展,以烏龍茶為大宗,後來雖發展出包種茶、紅茶、綠茶、東方美人茶等茶品,但都不及烏龍茶外銷之首的地位,全世界的烏龍茶中,台灣佔了1/3的產量。
台灣烏龍茶主要種植在中部高山山區(海拔1000m以上),以梨山、大禹嶺、杉林溪、阿里山著名,以半球狀、半發酵做法為主,近年來烏龍茶逐漸轉變作法,以輕發酵、輕焙火的作法,保留高山烏龍茶原有清新高山氣、清香口感;鹿谷農會則維持早期重發酵、重焙火的方式為比賽標準,講究火候、麥香香氣,這些都必須仰賴製茶師豐富的經驗、技術才能達成。
近年來台灣茶葉改良場也培育出【金萱烏龍茶】品種,以阿里山茶區種植最為成功,形成阿里山特色茶之一,帶有些微奶香、口感甜潤滑順為特色,成為市場上的新寵兒。
本茶行主要經營四大茶區的高山茶,分別有:大禹嶺、梨山、杉林溪、阿里山 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