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什麼是烏龍茶?
A.烏龍茶是品種名稱,作法屬於半發酵茶。
紅茶則是屬全發酵茶,綠茶屬不發酵茶。
目前在台灣,烏龍茶多以中部山區為主要產地:從台中梨山、大禹嶺、南投 杉林溪至嘉義 阿里山區皆有種植。
Q.各山區的茶葉有什麼分別?
A.茶葉是屬於自然的產物,會因為各山區不同的生長環境而有不同的山頭味。
ex.梨山/大禹嶺茶:平均海拔高,比較清香,會有高山冷礦味,也會因周遭有果園,而吸附果香味。
阿里山茶:花香味比較明顯、張揚。
杉林溪茶:早期竹林分布較多,茶葉多有竹香;現杉林廣布,以茶香帶有杉木香為特色。
Q.初學者怎麼入門挑選茶葉?
A.一般會建議先抓自己的預算,茶葉是以1台斤(600g)為計價單位,ex.報價都說1斤多少錢? 通常以2000元/斤上下為基準選茶。
在台灣,茶葉通常是4兩/包(150g),建議試茶時以1斤為單位,不建議索要茶樣試茶。
Q.試茶為什麼不建議索要茶樣,建議先買1斤回家試?
A.一般茶樣是10-15g,由於每個人的茶壺大小不一,很多顧客收到茶樣不會依照自己的茶壺大小去調整茶量,直接整包倒下去,會造成如果茶壺較小,泡出來會太過濃厚;茶壺較大者,茶量不夠,茶香太淡,無法呈現茶葉應有的風味。
Q.怎麼鑑定茶葉品質?
A. 1.看外觀:目前茶葉以手採一心三葉為佳,葉片形狀盡量均勻、完整較好,茶梗、黃葉、茶角、茶末比較少為佳,含量太高會影響茶湯品質。
2.聞香氣:烏龍茶因為製法及發酵程度的關係,具特有的熟果香,如茶有油臭味、焦味、霉味、菁臭味等其他異味,屬劣質品。
3.觀茶湯:茶葉因發酵程度而呈現不同水色,現在的烏龍茶以綠黃色為佳,但也有重發酵作法,偏金黃色
4.嘗滋味:每個山區的茶會有不同特色,ex.大禹嶺/梨山茶以清香、保留高山氣為佳,鹿谷茶則偏重烘焙會有龍眼木甜香,杉林溪茶苦中帶甘為特色,阿里山茶以清甜聞名。
Q.是不是完全沒有茶梗,就是好茶?
A.不完全是這樣!一般來說,做茶的過程中,茶梗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茶葉經由高溫烘焙後,需要茶梗提供水分,滋潤葉片,讓茶葉不會因烘焙而卡火走味,也就是製茶師說的「行水」(台語),讓茶湯喝起來更順口。
Q.老葉?嫩葉? 有什麼差別? 真的會影響茶的風味嗎?
A.老葉一般顏色偏黃,喝起來較淡香、不刺激。
嫩葉顏色偏深綠,容易釋放茶質,喝起來刺激性高,但有時容易轉苦澀。
所以到底老葉、嫩葉哪個比較好?沒有定數,主要是看整批茶葉分布均勻,茶性素質平均,需仰賴茶園管理、製茶師功力,才能將茶性完整發揮,達到最好喝的效果。
Q.台灣茶噴農藥之迷思
A.很多顧客認為台灣茶農會大量噴灑農藥,是為了讓茶葉更加分。
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簡單來說,農藥一般是為了防止病蟲害咬傷茶樹/葉,噴過量的農藥並不會使茶葉變好喝,反而會造成農藥消散不易,殘留雜味;而台灣高山茶屬於高經濟價值作物,一旦驗出農藥殘留,必須整批農作物銷毀,對茶農來說,得不償失,在台灣目前並沒有茶農願意負擔這種損失風險,必會使用更精準的農藥投放,控制成本以達效益。
Q.為什麼我泡茶放一天茶葉會變酸、腐壞?
A.茶葉跟青菜一樣,是屬於天然產物,不添加化學加工品製成,沒有防腐劑,在常溫下不建議置放太久,容易變質。
Q.烏龍茶怎麼泡最好喝?
A.盡量依照每支茶壺大小調整茶量,由於烏龍茶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溫(250˚C~300˚C不等)炒菁,必須用滾水(100˚C以上)將茶葉沖開,才能完整展開烏龍茶葉片,釋放茶葉最佳風味。
每次泡茶需隨泡茶次數延長時間,另開【喝茶看門道】課程,詳細介紹。
Q.為什麼每次我買到的茶葉,感覺都跟之前喝的不同?不是同一支茶嗎?是不是茶行偷換劣質茶?
A.茶葉屬於天然農作物,每次收成會因為種植過程的環境、施肥、天候、土壤等不同的變化,產生些微的口感差異,無法像人工產物一樣,固定配方.生產模式等產出一模一樣的產品。
所以,一般我們都會建議顧客,喝到喜歡的茶,盡量一次拿一季的茶量,不要每月都在找茶、買茶,非常耗時間、心力。
Q.明明都是同一包茶?為什麼喝起來一開始跟最後口感會有不同?是不是茶行混茶賣我?
A. 1包四兩裝茶葉,以正常顧客泡茶的消耗速度來說,差不多1週會用完。
茶葉從原本真空裝狀態,剪開後,接觸空氣、水氣,茶葉便開始氧化,如又加上保存方式不對,很容易產生霉味,茶湯走味也是正常現象,所以不是茶農/茶行惡意混劣質茶賣給消費者喔~
Q.我跟茶農買都比較便宜,也很好喝,為什麼還要跟茶行買?
A.1.產量大、固定配合、客製化要求:
以我們來說,我們長年跟中部茶區固定茶農實行配合契作,每年每季都有固定交貨的量,且透過茶行接觸、服務的顧客群佔市場比例來說為大宗,對於茶農來說,必須依照契作茶行提出的要求,客製化茶葉,以符合我們的顧客需求。
2.優先選擇權:
商業則利而為,是天性。契作的茶量一定比散客來得更多&固定,茶農勢必會優先讓契作商試茶、挑茶、選茶,待選茶期結束後,剩餘零星庫存才會開放賣給散客,雖然你們買到的價格會比在茶行買較便宜,但相對的,也喝不到品質最佳的茶。
3.山路危險、運輸成本高:
如果你真的有上山買茶就會知道,台灣高山道路險峻,難如上青天,為了品一口茶,付出更大的生命安全代價,值得嗎?
我們幫顧客省下時間、安全成本,用最專業、品質穩定的保證,讓顧客一通電話就能在家跟親朋好友享受台灣頂級高山烏龍茶,這樣不是更好嗎?
4.專業:
很多茶友一定會說:「我喝茶一、二十年,怎麼會不懂茶? 不要跟我講茶!」
沒錯!資深茶友們確實很懂茶,但不一定很『專業』,怎麼說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茶性,固定只喝那一、二支茶;而我們是大量地將各個配合的茶園、不同茶性的產品,全部吸收、了解,依照不同的山區、茶葉特色分門別類,需要用心、細心的依照每位茶友習性,推薦最適合的好茶。
★隱私權政策
非常歡迎您光臨「杏壺實業有限公司」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詳閱下列內容:
當您造訪本網站或使用本網站所提供之功能服務時,我們將視該服務功能性質,請您提供必要的個人資料,並在該特定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非經您書面同意,本網站不會將個人資料用於其他用途。
本網站在您使用服務信箱、問卷調查等互動性功能時,會保留您所提供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聯絡方式及使用時間等。
於一般瀏覽時,伺服器會自行記錄相關行徑,包括您使用連線設備的IP位址、使用時間、使用的瀏覽器、瀏覽及點選資料記錄等,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此記錄為內部應用,決不對外公佈。
為提供精確的服務,我們會將收集的問卷調查內容進行統計與分析,分析結果之統計數據或說明文字呈現,除供內部研究外,我們會視需要公佈統計數據及說明文字,但不涉及特定個人之資料。
本網站主機均設有防火牆、防毒系統等相關的各項資訊安全設備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加以保護網站及您的個人資料採用嚴格的保護措施,只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接觸您的個人資料,相關處理人員皆簽有保密合約,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會受到相關的法律處分。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其他單位提供服務時,本網站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連結網站不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考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本網站絕不會提供、交換、出租或出售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個人、團體、私人企業或公務機關,但有法律依據或合約義務者,不在此限。
前項但書之情形包括不限於:
經由您書面同意。
法律明文規定。
為免除您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與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基於公共利益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資料經過提供者處理或蒐集者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定之當事人。
當您在網站的行為,違反服務條款或可能損害或妨礙網站與其他使用者權益或導致任何人遭受損害時,經網站管理單位研析揭露您的個人資料是為了辨識、聯絡或採取法律行動所必要者。
有利於您的權益。
本網站委託廠商協助蒐集、處理或利用您的個人資料時,將對委外廠商或個人善盡監督管理之責。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Cookie,若您不願接受Cookie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Cookie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