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及投影片
Syllabus (授課大綱)(9/1 第一次上課時會發放)
Lecture 1 AI 是什麼?從定義到類神經網路初體驗 (9/1 第一次上課時使用)
Lecture 2 類神經網路與分類模型建模及體驗(9/8 上課時使用)
Lecture 3 卷積神經網路與遷移學習(9/15 上課時使用)
Lecture 4 RNN與詞向量:自然語言處理的核心方法與應用(9/22 上課時使用)
Lecture 5 從 Transformer 到 LLM:應用、倫理挑戰與 RAG 導入 (9/29 上課時使用)
Lecture 6 機器藝術與圖像生成 AI:GAN, VAE, 與 Diffusion (10/13 上課時使用)
工作坊相關資料
透過瞭解神經網路 Notebook 的典型區塊結構減少學習困擾(9/8 上課時發放)
煒翔 TA 提供的優化版本(有興趣更深入探索的學長姐可以自行嘗試)
(2024/09/15) 比較 DNN 與 CNN 在手寫辨視的表現(GitHub 連結) --- 這個版本主要針對 Web App 部分進行優化,讓 App 端可以正確擷取到我們手寫數字的特徵。
在二維(降維後)的空間體驗詞嵌入(詞向量)
Word2viz 網頁(2025/09/22 上課時大家可以體驗看看)
Webvectors 網頁(可體驗詞向量的運算)
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網頁或影片連結
(Youtube 影片)Hubel & Wiesel 的視覺實驗
(第一次工作坊活動使用的網頁連結)Tensorflow Playground
(Youtube 影片)Groundhog Day (1993)預告片
同學提出問題的補充說明
learning rate 的設定(2025/09/22 上傳)
上課錄影
(Youtube 影音連結)第二次上課(9/08)的課堂錄影 -- Part 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二次上課(9/08)的課堂錄影 -- Part I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三次上課(9/15)的課堂錄影 -- Part 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三次上課(9/15)的課堂錄影 -- Part I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四次上課(9/22)的課堂錄影 -- Part 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四次上課(9/22)的課堂錄影 -- Part II
(Youtube 影音連結)第五次上課(9/29)的課堂錄影 -- Part I(抱歉!本日只錄到前半堂課,下半節的課程 -- LLM 的隱私風險及 RAG 部分 -- 沒有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