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特色:沒課本、沒作業、沒考試、純粹來聊天,打破傳統英文課程的概念,從國中開始,每週讓孩子開始使用英文,進入一個使用英文的領域,讓你毫無感覺得進步神速,讓說英文成為你的生活習慣。
一開始進入這個課程的孩子,不需要太擔心自己的口語能力,畢竟經過了前面四年的P1~P12正規班的訓練,到了國中階段,單字量有一定的程度,文法程度也都足以輕鬆的應付國中三年,初期只要跟隨著外籍老師的步調慢慢融入,等待自己習慣了這個課程後,自然會慢慢的產生出開口的自信。在輕鬆的課程互動中,你會思考著如何開口回應大家的討論,不開口也不會有老師逼迫你回答,等你準備好了,再開口說,過程中的思考、準備、勇氣,能力都是一點一滴建立的,而不是背來的,我們的目的在創造一個如同把你丟在國外的環境一樣,讓環境影響你,而不是讓老師來逼迫你開口說,漸漸地透過遊戲、聊天、討論,你會放心的開口說,並且漸漸習慣於全美語的環境。慢慢地你會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進步,學過的單字也不用刻意背誦,新學到的單字也不用很努力死背下來,因為語言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個科目。
2009年暑假,一位剛考上國立大學的學生回來向我們報喜訊,我們同時也藉此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果,令人驚訝的是,這孩子只剩下很會考試,英文成績很好,但無法自然的開口以英文對話,當時這件事燃起了我們著手進行課程開發的動機。因此當時我們立即將課程中口語能力的百分比提高了,並採用了美國進口的教材,讓孩子進行大量的閱讀,並從中與外籍老師進行討論。
然而這並沒有得到太明顯的改善,我們當時從高中的學生中得到幾項重要的資訊,大部分的孩子在高中時,文法部分與之前所學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反而是面對大量的長單字,當越背越多的同時也越忘越多。再者,孩子們在高中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承受太多的額外作業。
2011年初,我將自身的經驗,從任職美商公司、到建立外籍老師的社交圈、進入實務運用的歷程,綜合出將學英文改變為使用英文,首先除了刪除課本的使用,去除了考試、作業等,並讓外籍老師們與孩子們討論各自的想要在課堂上進行的活動,也讓外籍老師將自身的專長與經驗自由發揮在課堂上,然而當這堂課沒有課本可以依循時,對外籍老師形成了另一項挑戰,因此,尋找適合的外籍教師變得非常重要,合適的外籍教師必須對教學有一定程度的熱忱和理念,所幸主任我多年在外國人的生活圈中打滾,在面談時就能判斷出外籍老師的經驗和理念是否與我們的課程相符。
2013年暑假,我們的第一批學生進入了大學,從孩子的表現,我知道我的堅持沒有錯,2014年第二批學生進入大學後的表現,更是讓我們確立了這個聊天課程的重要性。
2017年,我們將開設新班,由美國籍外師SCOTT老師,帶領你習慣這每週一次的聊天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