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見日 重現與歷史

青雲閣

治時代為風化區「艋舺遊廓」所在,含妓樓、藝旦間、料理亭與劇場等青樓、酒館林立,專區內青雲閣是日治時代以來全台最大藝樓,為3層老洋樓,1樓為大廳,2樓以上內有一間間的休息隔間;1945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變成公娼寮;1997年廢娼後年久失修荒廢至今,2013年8月2日遭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 


依據「台灣煙花史」,在日治時期約1920~1930年代稱為和泉樓;根據1980年代萬華區寶斗里公娼館調查圖標示為「青雲閣」,此時該地仍是一片繁榮,到了1997年廢娼前夕為突顯該區域內風月繁華之景象,以「青雲閣」為本案登錄之名稱。


舊存的三層樓建物,建築規模則於1949(民國38)年12月13日紀錄為「磚造蓋瓦二層樓住宅」,其建坪逾14坪,二層樓地坪約11坪。為艋舺遊廓少數留存的建築之一。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的洗石子立面,長短變化不一的立柱分割,表現出獨特的街屋形式風格。尤其,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異國風味十足,為其他地區少見之作法。


原有內部空間格局均已滅失而不可考,基於此,修復後各層空間除必要之梯間與廁所外,均不再加以區隔室內空間。

時間軸

日治時代建立,最早登記地址為臺北市有樂町四丁目39番地之7。 

1934年  (昭和9年)所有權於由大澤彌三郎轉移至黃王廣名下。 

1945年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變成公娼寮。 

1997年   廢娼後年久失修荒廢至今。 

2013年   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 

2014年   8月2日 建商在文化局到場審議前拆除「寶斗里建物群」 ,9月初    青雲閣原地蓋回。

2015年   7月 建商提出的重建修復計畫通過文資審議。

2021年    青雲閣團隊接管營運。

2022年   10月20日 重啟開幕。


摘文、改寫來源 :
發現古厝 ( http://15.165.164.34/house/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