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技?

谈科技?

2019/OCT/20 文⚪北鲲

大概一个月之前吧,小米发布了MIX Alpha。说实话,这个180%的环绕屏的设计真的是惊艳到我了,但是我当时还是毫不留情的记录下了我的质疑:信息传递效率的流失

首先介绍一下我对于信息的看法:

世界上有70亿双眼睛,但是这些眼睛一天也就只有一般的时间睁着,而真正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少了。也就是说,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即使身边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关注力并没有变。这也就是为什么iPhone4能够成为改变人类的一代产品:因为它大大提高了人与机器间信息的交互效率。当你再拿起如今看起来已经很小的iPhone4时,你会发现你刚好一眼能把整个屏幕的内容全部扫过。这也是为什么手机没有越做越大,不仅是因为拿不动,也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就这么多,过大的屏幕必然会导致屏幕上的信息在传递上造成流失。当然,这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比如:分屏/多任务,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让用户只集中关注部分屏幕,从而提高效率。没错,人的大脑仍然是单核处理器(后文解释)。

说回MIX Alpha,它正好是与高效信息传递背道而驰。这很简单,人的眼睛只能看见手机的一面,你确实可以在同一个手机的两面显示不同的内容,但代价就是你不得不翻转手机。而这个翻转的动作就是一个很大的“噪音”,它会打断,干扰你的思路,甚至转移你的注意力,这都会降低使用手机的效率。这就是MIX Alpha的致命缺点:它没有选择让用户转动眼球或是转动脖子,而是用“手”,这个人类最灵巧的器官。

“信息流动的同步性”

// ps 这个名词是我自己瞎jb概括的

我不是否认用手完成信息的更新与替换。而是翻转屏幕这个动作很不“流畅”。

什么是流畅?我认为是信息的上下文不会在人转移关注点时瞬间消失。无论是你用手指滑动网页,还是把目光从纸张的第3行移动到第10行,你之前阅读的信息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消失:翻页或者完全划过这一屏。但是,翻转这个动作会造成屏幕一侧的内容瞬间消失,如果想要reload,就必须把屏幕再翻回来。

总之,这就是MIX Alpha的致命问题:两块屏幕不能协同工作,背面屏幕的利用效率永远是个问题。比如发布会上雷总对于北屏的使用上单薄的介绍,因为开发组也没有想好在怎么用这个屏幕。

所以,MIX Alpha可能会成为”花瓶“,它可以证明小米的技术实力,可以用来装B,但是很难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一代产品。

”性能过剩“?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只是针对MIX,我是说在座的各位科技产品都是……

”有没有性能过剩“

对于不小的一部分人来说,并没有。应为他们还在用着Haswell架构的i3,DDR3-1333 单根4G内存,500ms延迟的机械硬盘,然后打开chrome之后,四个电脑管家报警内存占用过高……

不说这些有的没的,我认为无论是桌面还是移动设备都有着性能过剩的问题。当然这是没有考虑到”英特尔-微软“定律:硬件的性能增长会很快被软件所填满。当然,这个”定律“是程序员的锅,软件的优化并没有充分利用硬件的资源。简单的例子:崩坏3在手机上只能跑到30FPS,但在我的1600+1080上仍然是30FPS(指开大招的特效下)这可能是处理器架构的锅,但它没有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是事实。当然最近我也看到了一些好的苗头:iOS13更新后系统体积明显减少,逐步开放的MIUI11(在本文撰写时)对底层代码进行了优化,系统占用储存和运存都有显著减少。

性能会过剩,但是前提是用户能够高效率地使用软硬件资源,不会给9900k+2080Ti弄个机械硬盘做系统盘,也不会在电脑里养蛊

”需要什么样的性能“

人脑和CPU,都是计算单元,它们的计算能力可以进行对比,但是,,,我认为,在目前阶段意义不大吧。不过我还是能给出一些对比:

“目前的超算并没有成熟,人脑的计算能力大概相当于0.25个天河二号****,但是天河二号的功率却是人脑的无数倍。”

人类拥有两颗10000*10000的摄像头,每秒能够拍摄总共16张无损或有损图片,之后大脑会对这两张图片进行缩放,剪裁,拼凑,构造出一张完整的广角图片,并瞬间对于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准确识别。同时,大脑还会对每两张图片进行对比以推测两张图片之间的内容,对影片进行实时“补帧”以保证影片的连贯性,同时对于曝光时间过长产生虚影的图片进行优化,生成虚拟的清晰图像。

没错,就算是天河二号也仅仅是四个人脑,桌面CPU性能无论是计算能力还是功耗都无法和人脑媲美,但是人类却觉得计算机比人脑快很多倍,这种错觉不难理解,以为人脑和计算机从本质上进行运算的方式和种类都是不同的。计算机可以快速进行数学运算和资料储存,但是人脑算一个1+1=2都得花上半秒。人脑何以快速进行对物体的识别,对表情的判断,但是机器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总结一下,人脑更适合的是经验运算,这是人类在几万年间进化得到的,但是像1+1这样的数学运算却不是一个猴子活下来所必须的。所以现代的计算机和人类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计算机用来弥补人类在进化中的不足。反过来看,目前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都是在数学量化宏观世界,而现代数学使用的一阶谓词逻辑系统本身符合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现在的计算机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构造出真正的人工智能” (reference)。如果计算机能够从互补变成可以取代,那么在那种时候,人类存在意义会是什么?(后文解释)

所以,我希望计算机的普通用户能够明白计算机的作用是什么,以及计算机能够带来什么。


**** 以及接下来的一段内容:来源无法考证,作者忘了在哪看了一眼有这么一句话

“科技进步”

有观点认为人类科技进入了瓶颈。我觉得有道理。

我归纳了几次人类科技进步的节点:使用畜力、使用火、造纸术、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也有观点:如果当时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文艺复兴会被推迟。现在人类也面临一个类似于造纸术的瓶颈,否则人类无法迈入下一个阶段(跟Anno一样)。现在需要学术界对量子纠缠现象做出解释,以及实现可控核聚变

先不管量子纠缠和可控核聚变是不是扯淡,我对上述观点进行归纳,“使用畜力、使用火、工业革命”属于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剩下两者属于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可能人类几万年就是为了这么两件事?现在人们不再看着纸质书,而是盯着屏幕,这确实是信息传递的进步,但是并没有赶上造纸术被发明出来时候的那种飞跃。现在人们又开始在屏幕上下功夫,折叠屏,环绕屏一个个的都出来了。但它们注定都无法做到飞跃,甚至进步都不是。就好比你之前只有一个显示屏,现在又买了一个,那么工作效率确识会提升,但是这种提升不是飞跃。

我的猜想?

首先是5G,说实话,抛开物联网,自动驾驶这种和民用产品半杆子打不着的应用(不准确,我认为自动驾驶车辆和手机的价格不在同一消费水平上,所以说半杆子打不着),我还真没有想明白5G提供的1Gbps的速度和接近1ms的超低ping对消费者有什么意义。先说网速,我现在用的150M光纤很舒服,唯一蛋疼的地方就是重装系统后重新加载steam library。有时候得下上几个小时。除此之外我很少能跑满150M的带宽。所以,对于以我为代表的“一般用户来说”,5G所能提供的带宽就完完全全是overkill了。

P.S. 11月中旬,Google发布了stadia,其中4k60帧的网络要求仅仅只有35M,就能流畅传输4k视频。再8k标准还遥遥无期的今天,50M 差不多已经是视频streaming的上限了。

所以,我对5G是否能在民用市场得到充分应用存疑。有人说这种普及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是我并不是这样觉得,一年只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