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辦法
競賽辦法
配合111年度【科普活動:永續屏東:地方科學傳播素材創作(主題五)】,以永續發展作為核心、以科學傳播作為媒介,幫助高中生透過科普探究與實作,並動手做教育與傳播設計,經由科學視野進行探討與關心在地之永續議題,領會科學、社會與自身的關係。
1、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教育部。
2、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理學院、社團法人台灣音像教育行動協會。
3、承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應用物理系、應用化學系、應用數學系、大武山社會實踐暨永續發展中心。
4、協辦單位:科學月刊、泛科知識、社團法人中華種子藝術教育發展協會。
1、關心屏東在地永續議題的學校師生。
2、每位學生投稿作品數量不限。
1、報名
● 初審報名:由各校自行辦理或學生自我推薦。
● 複審報名:採網路報名及線上作品繳件,
112年5月29日(星期一)至112年6月21日(星期三)中午12時止。
2、評審
● 初審期間(符合主題形式):112年5月29日(星期一)至112年6月16日(星期五)。
● 複審期間(推薦參加決選):112年6月22日(星期四)至112年6月26日(星期一)。
● 決審日(現場訪談展演):112年7月5日(星期三) 。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之權利)
1、競賽採網路報名及線上作品繳件。
2、參賽隊伍由一位學生代表至系統進行報名及 PT SDGs Talk 影音檔作品繳件(上傳)。
● 參賽類別:分為兩大類別「社會問題解決」(Social problem solving)
與「科學問題解決」(Scientific problem solving),
並勾選SDGs議題相關的項目。
● 作品題目:以屏東在地或其他相關永續議題為題,
並闡述該議題及其所連結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作品內容:五分鐘影音檔作品,內容包含議題引導影片與投影片講解說明。
● 報名系統: https://forms.gle/Du3f6ZQsQtnz7n1y8
1、參賽作品評審分為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
2、初審:以數位檔案透過線上系統進行初審,
由大會針對作品形式及相關內容規範進行審查,
遴選出符合形式之作品進入複審。
3、複審:進入複審階段之作品,
將依類別「社會問題解決」與「科學問題解決」分別評選。
並集結成【2023 PT SDGs Talk 影音作品集】公告刊登於計畫網站,
授予作品入選證明。
4、決審:製作A1尺寸海報至決審現場展示,現場接受評審團訪談與問答。
以參賽類別分組評審,並依據作品探討議題概念之四大面向進行評分,如下:
參賽類別 評分項目 比重 評分項目 比重
社會問題解決類
創意表現 寫作表現 25% 視覺表現 25%
問題解決 議題引導 25% 創作/解決方案 25%
科學問題解決類
創意表現 寫作表現 25% 視覺表現 25%
問題解決 議題引導 25% 創作/解決方案 25%
1、各類別與獎項
第 一 名 社會問題解決類 1名/組 科學問題解決類 1名/組
第 二 名 社會問題解決類 1名/組 科學問題解決類 1名/組
第 三 名 社會問題解決類 1名/組 科學問題解決類 1名/組
佳 作 數名/組(視參賽作品狀況調整)
入 選 獎 數名/組(視入選組數狀況調整)
音像教育特別獎 1名/組 (視情況得以從缺)
科學月刊特別獎 1名/組 (視情況得以從缺)
2、說明
● 獲獎隊伍將可獲得個人之獎狀乙張與精美獎品乙份,
並以郵寄方式寄送至獲獎隊伍所屬學校。
● 各獎項得經評審會議視參賽作品水準議定「從缺」或「調整」,
亦得由評審會議決議更動獎勵與獎項名稱。
●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佳作及入選獎獎項數量之權利。
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修正,並公布於計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