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祖強 2022/02/26
《前言》
我們會教同學在課程活動中,全程都使用手機拍攝影片和進行剪接、後製。
請準備一個手機的腳架,三腳架、單腳架都可以,至少在拍攝時要靠著一個固定的東西拍攝,不要只用手拿著手機、懸空操作,會造成影像抖動、品質很差。
拍攝影片時《一定要橫向拍攝》,手機直向拍攝的影片用途有限、不能上youtube、不能上電腦、不能上投影機。
請切記:一定要橫向拍攝影片。
手機錄影時,鏡頭的功能可以分成兩類:空間與時間。
在空間上,有一般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微距鏡頭(或稱近接鏡頭)。
在時間上,有慢動作攝影、縮時攝影。
《學習 1》
到網路上去找出你的手機的《規格表》,詳細了解你的手機的《鏡頭及錄影》的相關功能。把上述那些鏡頭功能有關的部分《截圖》下來,在上面註明手機型號,上傳到群組中讓學長姐檢驗、以及了解全組手機的性能,以便學長姐規劃用適當的手機拍攝特殊的影片畫面。
有些手機會有專用的微距鏡頭,即使沒有專用的微距鏡頭、由於現在手機的畫素很高,也很容易拍攝微小的物品。
《學習 2》
打開你家的電視機或是電腦螢幕,設法顯示一個固定的(靜態)畫面,用你的手機照相拍攝電視機或是電腦螢幕的畫素。你要把手機的畫面(鏡頭)放到最大,並且清楚聚焦,就一定會看到。把拍攝的照片上傳到群組中讓學長姐檢驗。
我附上一張照片,是用 iPhone 5s 拍攝的電視機畫素,那是7年前出的手機。確定現在每一支手機都可以拍得出來。
《進階學習》
你還可以研究電視機上不同顏色的區域如何配置畫素的顏色、用以組合出各種顏色。
廣角鏡頭和望遠鏡頭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功能了。我們練習一下。
《學習 3》
找一處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大樓、街道、校園、郊外),拍攝10秒鐘的影片,請記得影片一定是橫向拍攝。拍攝時,慢慢調整螢幕畫面,由一般鏡頭,變換到廣角鏡頭,再慢慢調整回一般鏡頭,然後使用望遠鏡頭, 慢慢放大畫面中的一個局部區域,最後調回一般鏡頭。拍完後,請上傳到群組讓學長姐檢驗。
《學習 4》前需要先瞭解…
慢動作攝影是手機非常迷人的功能,用來拍攝很短時間內發生的現象,特別是用來拍攝科學現象非常有用。現在的手機幾乎都有這個功能。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手機錄影時的時間特性。一般影片的錄製或是播放通常是30 fps,fps 是 frame per second 的字首縮寫,中文稱為《影格率》或是《幀數》。
這是針對人眼的《視覺暫留》時間(1/20 秒) 設計的性能,《視覺暫留》是:看了一張畫面之後、畫面的影像會留存在視覺中的時間。如果兩張連續的畫面各自出現在眼前的時間超過 1/20 秒,我們就會清楚的分辨它們是兩張不同的畫面,影片就會有 lag (延遲)的感覺。如果兩張連續的畫面出現在眼前的時間短於 1/20 秒,我們就無法分辨它們,我們會以為它們是連續的變化、或是連續的影像。
30 fps 就是每秒30張畫面,相當於 1/30秒( < 1/20 秒),我們就會覺得影片是連續的變化。
手機的慢動作攝影就是以 60、120、240 或是 960 fps 拍攝影片。有的手機只提供一種 fps,有的手機可以讓使用者選擇。請先了解你的手機 慢動作攝影是多少 fps。
《學習 4》
拿一杯水、大約九分滿,找一支吸管,從杯中吸起一點水,把吸管抬高到杯中心的上方大約15公分處(參考下面的照片),開啟手機慢動作錄影。
從吸管中滴下一滴水。結束錄影。
播放影片,應該會看到水滴滴在水面上反彈的情形,真是精彩極了、美的極致。如果用牛奶做實驗影像會更漂亮。
如果沒看到請重複練習。成功後,請把影片上傳到小組的群組中讓學長姐檢驗。
我會上傳我的影片給各位參考,我的手機是 iPhone 5s、它是7年前出的手機,它是 120 fps。最近的手機一定更強。
《學習 5》
我們最後一項學習是縮時攝影,這是讓手機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個照片,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影片。通常用在紀錄長時間發生的現象,對一些實驗現象較慢的實驗、時間較長的實驗非常有用。
請先了解你的手機縮時攝影是多少時間找一張照片?是不是可以調整?
找一個生活中發生時間較長、速度較慢的現象,用縮時攝影拍攝過程。將影片上傳小組群組讓學長姐檢驗。
學會了這些手機的攝影功能之後,各位就會充分的運用手機設置各種畫面、影片、以及紀錄實驗現象。
謝謝各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