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本校各項資源及措施,透過實務課程、學生專題研究及產學合作,以現有「生技產品創新研發實驗室」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產品研發,並以本校食品生技工廠為培訓基地進行實作訓練,以循序漸進之方式提升學生實務及研發能力,培育東部生技創新創業人才。
A5-2-1 發展線上學習
設計基礎課程學習內容、教材與題庫,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與練習管道,持續動態檢視學生學習成效,針對部分較難的章節錄製線上課程與教材,以提供學生更完善的自主學習資源,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A5-2-2 推動校內外實作或見習機制
結合校內研究中心及企業資源,專業課程中導入正在發展中之新型技術,並帶領學生至產業,進行實作與見習,整合所學。提早對職場做初步探索,增進學生對職場就業實務之實際運作深入瞭解,儲備未來職場所需之核心能力。
A5-2-3 多元創新教學模式
課程透過問題導向(PBL)、專業導向式、實驗室翻轉學習及實務教學等多元教學方式,提供學生多樣學習資源,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培育、訓練學生具備專業知識技能。
【發展自主性學習教學模式】
根據在地需求,深化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討論,讓學生自主性設計課程學習內容與教材或產出學習作品,激發其思考與創造之能力,並執行在地實踐方案,讓教學走向地方,展現社會責任。
【建構三創跨域學習與創新教學環境】
強化三創跨域學習路程與UCAN職能,統整性課程及在地樂活產業實習場域的連結,持續引進業界師資、深耕實務課程,深化三創跨域成果轉化,培養學生樂活產業創新思維,提升三創跨域自主學習力與實務能力。
【綠能科技創新產業人才培育】
整合應用科學系及綠色與資訊科技學士學位學程課程,開設「綠色能源科技微型模組課程」,藉由模組課程提升學生對當代科技在節能、儲能、創能、與系統整合上的最新知識,培養學生實作能力,培育學生成為綠能科技研發與管理之人才。
【農業永續創新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育】
透過資訊工程學系與生命科學系跨領域合作,以農業應用發展做為主軸,開設「智慧農業永續創新科技跨領域課程」,透過現有專業課程與實驗場域,提升學生對於農業領域研究興趣,吸引其投入農業永續生產及創新科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