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解題能力教學系統
•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師生、生生,透過語言共同建構意義,改變自己的意識,同時也影響他人,學習者透過和較有知識或能力者共同的活動,從做中學習知識,也學會溝通。
•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教學的長遠目標是個體內的改變,而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要能發展學生高層次的心智功能,使其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有意義的教學。
•鷹架(scaffolding):教學是發展的引導,而不是正確答案的回答,「開始學習時,必須將學習材料的難度保持在超出學習者能力之上,這樣才能迫使學習者全神貫注在學習活動中,也才能完成在他能力範圍內的學習活動。」
•多元表徵(multi- represention):心理的表徵建構孩童對活動內容的運思,表徵不但是「過程」(process)也是「結果」(product)。
教學活動歷程
1.教學模式只是參考骨架,掌握教材的教學實踐邏輯、鷹架引導提問技巧,才能逐步獲
得有效教學的魂魄。
2.討論、發表、分享的目的是為了拔尖扶弱,讓學生獲得自我鷹架策略是教學的高層次
目標。
3.學生不同、互動反應不同,教學模式也必須因應不同而隨時調整。
老師的三不: 不要解題示範、不要直接告知、不要責備
常問:
你說說看!還可以怎麼說?有沒有別的說法?
你做做看!還可以怎麼做?你這裡做的和問題問的一樣嗎?
你畫畫看!還可以怎麼畫?你畫的這裡是什麼?
你記記看!還可以怎麼記?這裡記了什麼?